导航

莎莎草:从“打杂”到“拍板”大学生村官尚面临两大挑战

2013-06-28 23:07  本站原创
    为加强大学生村官干部梯队建设,近期,安徽选拔出448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中国青年报6月26日)

    今年4~5月,安徽省以县(市、区)为单位,集中开展了面向大学生村官公开选拔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或书记工作。1787名报名参选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81人被选为村党组织第一书记,67人被选为村党组织书记。这是大学生村官道路上的一大进步,表明大学生村官这一特殊群体真正进入农村“领导层”成为可能,也为这一群体在农村长期扎根提供了可行空间。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加之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的发展尤显迫切。现在正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的引得进、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选聘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正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现在,全国累计有30多万有志青年奋斗在农村一线。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村官大多只能以“农技员”“法律咨询员”“文体委员”“打字员”“助理”等身份活跃于田间地头,游离于村两委核心边缘,无法真正作为“领头雁”,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这可谓是大学生村官的一大尴尬之处。 

    无疑,安徽省这次公选,正是大学生村官脱离尴尬困境,由“打杂”到“拍板”的一大创新举措。但是,大学生进入两委核心,还面临着两大挑战。

    一是妥善处理村民关系的挑战。接受一名外来人、年轻人担当一把手,对于村民来说是一种挑战。而对于当选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如何处理好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村民接受自己、相信自己,这也是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个挑战。要想今后“留得住”,必须要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二是角色转变的挑战。“过去是村支书、村主任助理,实际上相当于一个高级旁观者,不承担责任,如今是村里的负责人,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角色转变。”大学生村官大多没有进入决策层的经历,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又不足以应对现实问题,在角色转变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挫折,所以必须要有很强烈的为百姓服务的信念,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转变。

    “扎根基层、奉献才干、锻炼成长”,这既是对大学生村官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安徽省面向大学生村官公选第一书记,让人们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期待。希望我们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抓住机遇,迅速成长,在广阔的新农村舞台大展拳脚。(莎莎草)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