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全
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了 县委书记河北省威县县委书记吕志成的先进事迹。作为一名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吕志成以“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同奔小康”为己任,在赶考路上奋斗前行。
“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承担着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重任,作为“一线总指挥”,就要俯下身子、脚踏实地,指挥在一线、奋战在一线,帮着群众想,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工作实绩交由群众来评判,迎接好群众的“大考”。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心思用在为群众谋事上。威县 地处黄河故道,不靠山、不靠海、不靠铁路、不靠大城市,地下没矿藏、地上没资源,长期一棉独大,工业几乎空白,城乡极不均衡,群众收入水平低。实现由弱变强的目标,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此,吕志成跳出单纯的“农”字思维,着眼全局系统化谋划,集思广益,形成了工业“3+2”,农业“三带一园”,城乡一体“1+3+4+180”的规划布局,规划实现了“全县域、高起点”。不管是“3+2”也好,还是“1+3”也罢,都不能简单地靠拍脑袋决策,不是单纯喊口号,而是要经过深入调研、深思熟虑,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来做决定。我们说“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否绘就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群众需求,符合发展需要的“蓝图”,是摆在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一张“考卷”。
坚持“敢做吃螃蟹的人”,把心思用在为群众干事上。顶着贫困县的帽子,县委书记当着不光彩。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敢闯敢干,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立全国第一家县级行政审批局,涉及26个部门的166项审批权,在3日内就完成划转,“一枚印章管审批”后,审批效率提高75%以上。在邢台市率先成立外国专家局,引进高层次人才40余名。作为顶着贫困县帽子的县委书记,这些举措都需要很大的胆识和魄力,但为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必须要闯出一条创新驱动的路子来。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否敢于担当,敢为人先,事争一流,是摆在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二张“考卷”。
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把心思用在为群众成事上。“小康是干出来的。”吕志成把加快群众脱贫视为政治责任,提出没有省市帮扶单位的贫困村,均明确一个县直单位捆绑帮扶,一名班子成员任村第一书记长期帮扶,直到彻底脱贫。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2014年,威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6%,全县减少贫困群众6万人。这样一组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带领多少党员干部日日夜夜拼搏奋斗的结果。“照着现在的劲头不松懈,我们有望2016年甩掉贫困县帽子。”吕志成说。群众满意是 标准,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否取得群众“点赞”的业绩,是摆在县委书记面前的第三张“考卷”。
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还将迎接大大小小的“考试”,在赶考路上,有信仰为支撑,有实干当武器,有人民做后盾,就可大踏步前行。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