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保护生物多样性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2021-10-12 23:08  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2021年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本次COP15大会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会议首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大会主题,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世界意义(经济日报)。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目前,人类面临的生物多样性问题日益严重。2020年9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了第五版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GBO-5),指出在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收官之年,全球仅部分实现了20个纲要目标中的6个目标。同年,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评估结果显示,全球有41%的两栖类、26%的哺乳动物和14%的鸟类处于受威胁状态,全球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威胁的形势还在持续恶化。目前,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冰川不断融化,无数动物无家可归。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澳大利亚山火、菲律宾火山喷发、美国流感危机、亚非蝗灾,2021年出现的格陵兰暴雨、非洲降雪、莫斯科高温,无不是生态失衡的恶果。只有更好的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

  首先,应强化宣传引导,提高人类的物种保护意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地球万物,我们已不堪重负的地球母亲才能减少一份痛苦,濒危物种才能减少一声哭泣。
 
  其次,应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长效机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及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主流中。使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与绩效挂钩,纳入干部考核机制,确保生物多样性保护常态化、主流化。

 
  再次,应加强监督,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应鼓励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等所有利益相关方介入和参与到监管体系中,加强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此外,确保评估监测体系的公开化、透明化。
 
  最后,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已在多部环境资源类法律中得到确认,具备明确法律地位。但目前我国并未形成一套系统完善、逻辑严谨的法律法规体系。只有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规范人们的行为,才能使违法分子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曾清蓉)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