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长津湖幸存老兵连说对不起 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

2021-10-07 11:38  今日头条
  原标题:长津湖幸存老兵连说对不起 3个冰雕连仅2人生还
 
  我发现有好多人津津乐道,评书里讲述的中国古代战争里的奇思妙计,以及近身夜战。其实,在古代战争,夜战是个小概率事件。头条热榜
 
  古代战争的夜袭,基本上是无法想象的。至于夜间的迂回穿插,那就更不可能,失期迷路更多见。
 
  古代战争里的夜战是相当罕见的,所有获得成功的夜战都是特例。之所以夜袭被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就是因为这些夜战都是特例。因为失败的夜袭都已经埋没在史册了。史书上通常会这样描写:“敌夜袭,无果而去。”

 
  通常情况下,黑夜作战对于军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传统的军队在夜间是不打仗的,晚上需要休息,设拒马,立坚寨,周围拉上警戒线,设置口令和岗哨。
 
  古代军队组织夜战的难度是极大的,因为夜盲症很多,由于缺乏维A,绝大部份兵丁是夜盲症,根本无法夜间作战。就是没有夜盲的精锐士兵,在夜间行动中,部队也很容易迷失方向,或错误行动,自己给自己造成混乱。
 
  其实研究战争历史的可以按照史实重演模式还原一遍就行了,找个野外的小山坡,完全不用现代照明的那种,在限定范围内,试一下十来个人能不能顺利摸到对方营地并且发起进攻就行了。古代夜袭必须是明月当空那种天气才能有一定的可视度,配上大规模火把照明的那就不叫夜袭了。
 
  直到近代,在夜视仪没普及之前,各国军队也都是力图避免进行夜战的,除了解放军等少数几支军队。
 
  当年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就广泛地采用夜战。以至于有人说“黑夜是中国军队的,白天是美国人的。” 这是当年战场上无论志愿军还是美军都默认的事实。但志愿军采取夜战,是为了弥补火力和武器方面的劣势。
 
  从1950年11月1日夜,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战的云山之战打响。志愿军就充分发扬我军夜战经验,利用夜暗大胆进攻、迅速分割,迅猛突击。
 
  在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作战中,第九兵团大量采用“夜战进攻,近战打击”的战术,白天隐蔽不出,等到夜色降临,再接近“联合国”军的阵地,然后在深夜突然发起进攻。夜间袭扰几乎是志愿军的“专利”,而美军则较少在夜间作战的习惯。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很多经典战例,都是我军夜战的成果,例如雪马里歼灭的英军“皇家陆军双徽营”(格罗斯特营)、新兴里歼灭的“北极熊团”(美军步兵第7师第31加强团)、奇袭白虎团(南朝鲜首都师第1团),上甘岭的夜间反击等等。
 
  之所以志愿军能够大量夜战,主要原因是近战、夜战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我们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已经习惯于夜间行军作战和昼间隐蔽的战术,这也成为了志愿军相较于美军的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