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甘肃 交通扶贫攻坚 向“外通内联”凝神聚力

2012-11-07 22:13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金秋十月,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一派丰收景象,一辆辆装运苹果的农运车奔驰在农村公路上。如今,甘肃各地一幅幅农村公路建设的火热场面令人振奋,一条条平坦的农村公路延伸到千乡万村。

  今年以来,甘肃省立足省情,以解决境内六盘山、秦巴山连片特困地区和藏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为重点,以科学编制规划为先导,全面启动新一轮交通扶贫攻坚行动,力争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根据自身情况编制规划

  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四省藏区三大片区,覆盖省内10个市(州)、58个县(市、区)、969个乡(镇)、13331个建制村。特困片区面积18.9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1.75%;人口189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4.18%。

  今年3月起,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全面启动了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编制了《甘肃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交通扶贫开发规划》和甘肃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及藏区交通扶贫开发规划。规划提出,抓主抓重,强化项目支撑,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交通运输抗灾、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着力构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签署部省协议明确发展目标

  今年7月,甘肃省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署了《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秦巴山区、六盘山区、藏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建协议》,要求到2020年,甘肃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通班车,基本建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城乡客货运输服务效率明显改善,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显著提高,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运输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甘肃省交通建设扶贫的目标和任务是干线公路框架基本形成,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水平显著提升,新增秦巴山区27个乡镇、六盘山区19个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到2015年,实现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新增秦巴山区1630个建制村、六盘山区3535个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15年,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例达到75%、78%。实施一批对扶贫开发、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有重要作用的县乡公路改造项目。推进甘肃藏区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到2015年,甘肃藏区农村公路通达深度、通畅程度显著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班车服务城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公路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建设力度。

  政策有支持 资金有保障

  为确保甘肃省交通建设扶贫目标的实现,甘肃省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目标;加大各级政府对交通扶贫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采取打捆的方式进行审批;协调地方政府解决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用地,以及公路建设料场用地;鼓励资源开采、旅游开发等收益企业投资建设、养护相关专用公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一事一议制度,鼓励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投资等参与交通扶贫建设;进一步完善民间资本投资交通建设的政策规定;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加强公路管理养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能力建设;加强交通扶贫统计监测。

  目前,甘肃省政府已转发《关于贯彻落实〈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意见》的通知,重点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国省干道、县级联网路、出口路和农村“通达”、“通畅”工程、乡村客运网络工程等项目,构建布局完善、干支结合、结构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农村道路网络。

  甘肃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交通扶贫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对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支撑能力。

  下一步,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将把改善该区域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交通运输条件作为重点来抓,围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工作和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完成“八个全覆盖、五件实事”确定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全省100%乡镇和80%建制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乡镇客运通畅率达到100%。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