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先放糖,再放盐,再补钙
如何给孩子带来最好的教育?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给出了她与众不同的答案:“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糖,也需要钙,同时需要盐。”“糖是关爱、鼓励;钙是自强自立;盐是直面挫折苦难,这三样东西在教育中一个都不能少。”深以为然,在教育这口大锅里,我们要懂得合理有序放糖、盐、钙、“汤”才会营养全面,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温暖有爱、富有担当、勇敢坚强的人。
先放“糖”,顺应孩子的天性
专家指出,甜的食物能满足大脑对能量的需求,能让人心情愉悦。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爱“糖”的,当小小的舌尖触碰到那一抹甜,总能手舞足蹈,神情雀跃。有这样一个故事,感动了无数人。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母亲很沮丧,然而回家却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中学,每次家长会上,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免不了有些负面言辞,母亲回家都会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可以成功。”听了她的话,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顷刻间舒展开来。十几年来,母亲一直用关爱与鼓励的“糖”,滋养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充满了前行的力量。直到儿子高中毕业,被清华录取,这一切的秘密才被揭晓。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令人动容。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司蒂姆儿童手创俱乐部一直提倡培养孩子自信阳光积极的性格。课堂上,老师会用各种方式不断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作品。每堂课结束时都会让孩子站到前面给大家讲解自己的作品创意,培养孩子自信,也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司蒂姆的老师说,有很多孩子刚来上课的时候,很内向,但在老师的引导下会很快和小伙伴们打成一片。因为司蒂姆的教学理念不仅是提升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孩子把课堂上做的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的时候,会非常有成就感。爸爸妈妈也能直观看到孩子在司蒂姆的成长和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司蒂姆备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原因。每个孩子在这里都会被尊重,完成了作品孩子们终于如愿吃到了“糖”,尝到了“甜头”孩子自然会充满信心,在前行路上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加点“盐”,教孩子面对生活的挫折
有位哲学家说过:“磨难,苦难,挣扎,这是成长的过程。”人生总是五味杂陈,有甜蜜,就会有苦涩。在教育这口大锅里,要想孩子成长得丰富多元,自然也少不了“盐”这个至关重要的调料。给孩子的教育里加点“盐”,就是要让他们明白,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司蒂姆俱乐部,孩子们也是如此,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阻碍困难,处在6-12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好胜心都很强,一旦发现别的小朋友都顺利完成的时候,自己还陷于困难之中时,就显得很着急,在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求助老师,呼叫同伴帮忙。
俗话说逆境更适合成长,孩子们不断的渡过难关,就逐渐培养出了不惧挑战敢于面对的性格,今后无论是学习或者生活孩子都不会显得措手不及,这样大大提升了孩子成功的概率。只有让孩子更加勇敢,学会面对困难,才能跨过生活的沼泽地,到达成长的彼岸。
补补“钙”,让孩子自强自立
教育家卡尔威特说:“重视独立能力的培养,才是对孩子的真爱;而溺爱和娇宠则是形成独立人格的最大障碍,只会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吃尽苦头。”我们总是想为孩子铺好道路、指明方向,让他们可以安全无忧的走向“正确”道路,然而在生活中并非事事顺意,孩子不能一直在庇荫下生活着。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补“钙”是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通过补“钙”,让孩子拥有旺盛的生命力、顽强的适应力,挡得住生活的风风雨雨。司蒂姆俱乐部也同样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课堂中,不会按部就班的要求孩子必须这样做,老师只会给一些指导建议,剩下得过程全部由孩子独立完成,想要让孩子成长,就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老师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在课堂中尝试“自己来”,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补钙”,才能成就孩子独立自强的人格。当孩子有了尊严,就可以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奋力奔跑,拼命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
原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像司蒂姆少儿手创俱乐部这样熬一锅“糖、盐、钙”俱全的浓汤。让孩子拥有幸福的底色,修炼健全的人格,如此,才能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开启流光溢彩的奋斗之旅。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