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哪些“辐射”对人体有害?

2015-10-19 08:30  川北在线整理

    原标题:哪些“辐射”对人体有害?

    导读:“辐射”这个词,近年来可谓非常火热,各种科普、传闻、广告、小道消息中总是少不了它的身影。传说“辐射”对人体有害,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辐射”的定义。

哪些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

    广义辐射中的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对讲机、微波炉、路由器、电脑、手机等等。这些辐射作用于人体主要通过产热发生危害,并不会使物质结构发生改变。

    而狭义的辐射仅指电离辐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放射线”。它被人体吸收后会引起物质的电离,对人体具有危害性,不能进行过量照射。

    我们需要防护的,主要是人造的“放射线”,如医学检查(X光片、CT)和安检中最常用的X射线外照射、核医学中体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造成的内照射等等,当然核武器、放疗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带来的辐射也属于电离辐射。这种辐射是危险的,因此凡是有电离辐射的地方,都有“当心电离辐射”的标志进行警示,提示公众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电离辐射的剂量当量单位为毫希(mSv)。目前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公众年剂量限值1mSv(但不包括进行医疗检查带来的辐射剂量,因为医疗检查使受检者得到额外的收益)。

    那么医疗检查的剂量大概是多少呢?

    拍摄胸片(瞬间拍完),每次约0.2mSv;

    胸部透视(在X光中曝露数秒),每次约1.1mSv;

    进行头颅CT,每次约2mSv;

    进行胸部CT,每次约8mSv;

    进行腹部CT,每次约10mSv;

    进行盆腔CT,每次约10mSv。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医学检查造成的辐射剂量并不可怕,对比它能让患者得到的收益,还是非常划算的,并且其剂量范围也是比较安全的。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