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切实履行民生之责 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2016-01-18 10:10  四川日报

  ——写在2016年省两会前夕(三)

  □本报记者 江芸涵

  2014年春节前,“4·20”芦山强烈地震后第8个月,雅安625户特困户全部入住新居。震后不到两年,雅安78792户农房重建全面完成。2015年底,雅安33696套城镇住房重建全面完工。以人为本,城乡住房重建一直占据着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首位,“雅安速度”赢得了民心。

  回首“十二五”,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为各族群众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入手,加大民生改善,着力攻坚克难。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幅民生图景温暖着百姓的心坎。

  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切实履行民生之责

  “十二五”收官之年,四川经济总量有望在西部省份中率先突破3万亿元大关。与经济账本相对应的是,我省持续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过去5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都在六成以上。两个账本上的数字,透视出四川以更加稳健和谐的姿态冲刺全面小康。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经济新常态下,收入、消费、就业、投资等面临诸多挑战,省委、省政府发出斩钉截铁的声音: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

  最近到甘孜州义诊的成都医生赵明发现,即使藏区偏远的村子都已通了电。去年底,藏区最后一批无电村全部通电。“十二五”以来,四川先后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现四川无电村通电民生工程三项重大工程,总投资103.7亿元,解决和改善35.8万户、148.6万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像无电村通电这样的“硬骨头”民生攻坚战,已在各个领域展开——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人口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

  改善民生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2015年,全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达3200亿元,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运营。2015年,全省教育事业投资达500亿元,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达300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达220亿元。

  就业率提高、创业平台拓宽、养老金增加、医疗保险完善、新居新村林立、菜篮子价格稳定、收入增长……5年来,人民群众分享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改革发展红利。

  兜住底、补短板,筑牢百姓幸福底线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观点 科技 养花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