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80后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作品《北京折叠》获得2016年雨果奖,引发全国关注。这是继刘慈欣凭借《三体》成为中国第一位雨果奖得主后,中国科幻作家再次折桂。
而这一天,“2016成都国际科幻电影周”即将结束。作为“电影周”的重头戏,两天前的8月18日,何夕、王晓达等中国8位知名科幻作家在成都的双创品牌活动“创业天府 菁蓉创享会”上,进行了一场脑洞大开的“想象力路演”,同样引发全国关注。
看起来,这像是一种巧合,但是巧合背后又有着这样的逻辑——中国科幻作家的崛起,带来了科幻热在中国兴起,又或者是中国科幻热的一个证明和体现;以“科幻之都,未来在此”为主题的电影周在成都举办,意味着成都再次站在了中国科幻热的风口。
作为“中国地理上的洼地,中国科幻版图的高地”,成都在这场中国科幻热中引领风骚,可谓水到渠成。
但是,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范围在看,科幻热以及影视热,都不过是一个口子或引子,背后反映的是文创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文化创意产业已被公认为是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中 活力的产业之一。报告显示,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在2020年有望达到1万亿元产值。根源在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的新时代。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国民文化需求将出现井喷。而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也特别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来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中国 经济学家厉无畏表示,从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到日本的电视剧、动漫,文化产业都是它们实现经济转型的先导产业。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扮演着经济发展排头兵的重要角色。
产业发展的机遇,当然不容错失。谁抢抓文创产业发展,谁就在经济转型中占得先机。成都站在中国科幻热的风口,不过是成都文创产业发展的一个强势表现。
成都站在文创产业风口,源自国家战略使命和城市定位担当。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没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没有西部文创中心。进一步地看,要建设其他三个中心,也离不开文创中心的支撑。一者,文创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二者,文创产业是科技运用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三者,文创产业,是对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往往通过文化输出得到体现。
定位国家中心城市,特别是西部文创中心,给成都带来了文创产业大发展的机遇,让成都站在了文创产业的风口。从历史发展看,成都也具备建设好西部文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
热2018-03-23
热2018-03-23
热2018-03-23
热2018-03-20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
热2018-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