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四川首座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一年 新增99个捐献者

2017-03-19 18:48  成都商报

  清明前夕春雨纷纷,从阴郁低沉的云层洒下,滴落在“都江堰市味江陵园”里那块特殊的纪念墙上,那数排并列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上。陵园工程部的师傅正小心地刻上新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离去,但同时,也代表了一个、两个甚至多个生命的重生。

  去年4月1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人体器官捐献者建立的四川省首座纪念园落成,71名器官捐献者的名字镌刻在了纪念墙上,供人瞻仰纪念。如今,一年过去了,代表了博爱、奉献的纪念墙上,又新增了99个名字。

  去年4月1日,四川省首座器官捐献者纪念园落成,71名器官捐献者的名字镌刻在纪念墙上。一年过去了,代表了博爱、奉献的纪念墙上,又新增了99个名字。

  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个生命的离去,但同时,也代表了一个、两个甚至多个生命的重生。他们是沉睡的捐献者,也是伟大的奉献与博爱者。

  据悉,从2012年,我国颁布人体器官无偿捐献条例以来,截至今年3月10日,四川全省器官捐献总例数为296例,总器官数为786个。

  铭记 纪念墙上 又镌刻99个捐献者名字

  3月18日,天气阴沉,不时飘落小雨。这几天,都江堰市味江陵园工程部的任务,就是要在纪念活动前,将新增的99个器官捐献者的名字刻在纪念园的纪念墙上。味江陵园工程部的经理连冬生是个有着40多年石材雕刻经验的老手,“跟其他单独的墓碑不一样,(这个)字比较小,要刻成排刻成行。”连冬生说,纪念墙“山西黑”的石材质地硬,全靠手工刻既慢又容易出错。把打印好名字、生辰年月的保护膜贴在纪念墙上,高压喷砂机将坚硬的石英砂喷薄而出,勾勒崭新的魏碑体,沟壑分明、线条清晰。偶尔有瑕疵,工人们还要用上细细的凿子和榔头,一点点精细地修饰。

  “晓得都是(器官捐献者),还是很感动。”连冬生是浙江人,去年清明节前的71个名字,也都是经他和同事们的手刻上去的。

  纪念园大约200平方米,近20米的黑色纪念墙中间,刻着“人道、博爱、奉献”六个大字,下方,是对器官捐献者们的悼词。“这里,沉睡着捐献者。他们虽然已经辞世,其生命的一部分却又化作了礼物,鲜活地生存在新的生命之中……”

  站在纪念墙前,一个个名字从眼前闪过,这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曾经留给世界最后的礼物。指尖抚过名字,冰凉,又温暖。

  悼念 唯有感谢 把他们的名字刻进心里

  每年清明前夕,省红十字会、川大华西医院、川大医学院等都会组织对器官捐献者的纪念活动。器官捐献者家属、受捐者和医务人员、医学生一起,为长眠的捐献者献上鲜花,道一声思念,说一句感谢。

  位于味江陵园的纪念园,是川大华西医院为弘扬器官捐献者的奉献精神,表达对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敬意专门修建的,捐献者家属对逝去的亲人有所寄托,也是对医学生、对社会大众关于器官捐献这一伟大行为的人文教育。

  从纪念墙上捐献者的生卒年月上可以看到,最小的器官捐献者仅有11天大。据了解,这也是四川省最小的器官捐献者。“去年落成时是71个,截至今年2月底,新增了99个捐献者,今年一共有170个名字。”

  川大华西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器官捐献者的名字会在清明节前夕统一增刻,一年一次。

  家住德阳的陈女士还记得,女儿小岚的名字在第三列,去年落成仪式时,她特意带着只有5岁大的外孙女圆圆(化名)去看望过妈妈。去年2月,仅26岁的小岚突发脑溢血,又因为第二次大出血不幸抢救无效,悲痛之下,陈女士和丈夫做出决定,捐出了小岚的可用器官。当时仅有5岁的圆圆,永远不能再躲进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还是想去看看她,让圆圆晓得妈妈在那。”陈女士说,家在农村,自己又不识字,出门又太远,所以不能常常去看看女儿。

  “经常还是有人来看望。”味江陵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陵园是开放环境,平时也注意到有人来扫墓,但并不清楚是家属还是受捐者。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