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广元市青川县生态产业发展纪实

2016-12-30 09:20  广元日报

    原标题:绿色崛起,拼的是“生态”——来源:广元日报

    和着逐梦的旋律造访青川。尽管已经入冬,但所到之处依旧犹如一幅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美丽画卷令人流恋忘返:别具一格的农家小院镶嵌在山水之间,时而泉水叮咚,时而溪水潺潺;蜿蜒缠绵的生态产业带星罗棋布,一张张来自国内外的产品订单源源不断地飞进产业园,勤劳的青川人正从脚下的红土地上体味着不同时代的幸福。这方“遍地是宝”的造梦热土,正在催生着新的春天的故事。

    生态农业:从“星星点灯”到“光芒万丈”

    近年来,青川立足生态优势,举生态旗,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之路,着力在绿水青川中赢得金山银山。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持之以恒地发展绿色山珍、名优绿茶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产量、产值实现大幅增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省级林业产业强县”、“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县”。

    以蒿溪为中心,以孔溪至房石为主线,累计20多万亩茶叶产业带基本形成,覆盖32个乡镇,3.08万户茶农124670人。全县人均1亩以上的茶叶专业乡14个,人均茶园面积2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16个,人均茶园面积3亩以上的专业村8个。基地规模排序在全省前10位,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优势茶区。

    在该县柏杨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看着朵朵黑木耳长势喜人,村民赵桂兰更是喜上眉梢:“我家种了六七亩地的木耳,去年收了卖了4万多元,今年应该比去年增收一倍还多……”在青川县,像赵桂兰这样的木耳大户还有很多。在他们眼里,种木耳就是鼓口袋,木耳基地到处流金淌银,黑木耳开启了当地农民的“梦之门”,千年“耳海”成为聚宝盆。该村共有13个社,167户人家,有近百户在种黑木耳,种植面积达数百亩,仅木耳一项,人均比震前增收2000多元,村民在追梦的道路上劲头十足。据了解,目前,青川县仅木耳一项就有3400多亩的生产基地,年产2500多吨,销售额达2亿元。

    目前,“青川竹荪”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县地标产品达到5个;“唐家河蜂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白龙湖牌七佛贡茶”获“四川 产品”,“山客牌”商标获“四川省 商标”,品牌效应在不断增强,许多“青川山珍”正成为“老外”们争相抢购的香饽饽。

    生态工业:“卖炭战略”催生“造梦工厂”

    “我们不仅要关心GDP(发展)、CPI(物价),更要关心PM2.5(环境)!”在青川县委常委会上,决策者一锤定音,“我们要把‘十八大’精神对青川的要求具体化,实现转型发展,夺取三个‘P’值的全面胜利,一个不能少!”

    作为经济落后地区的青川,一直在引进项目上“挑肥拣瘦”,不是大项目、好项目不要,不是生态环保的也不要。青川每次开招商引资会,相关部门的干部就会被领导“洗脑”:“吞云吐雾”的企业别来,“风尘仆仆”的企业免谈。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青川在实践中国梦、谱写青川篇章的道路上固步自封。该走什么路,倔强的青川人心里有面明镜。

    该县坚持围绕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转化,坚定不移地步入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卖炭”之路,生态工业经济得到强劲发展,成为青川跨越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顶梁柱”。先后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7.2亿元。构筑起了竹园经济开发区、川浙合作产业园、木鱼食品产业园、青溪石材产业园、小企业创业园“一区四园”的青川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了以矿产品加工、医药制造、特色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板块的工业发展体系。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责任编辑:晓锋]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