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主体激发农业新潜能——来源:广元日报
这几天,位于昭化区石井铺镇庙儿顶村七组华梦生态家庭农场的汪华兰格外忙碌,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猪舍看看刚出生不久的30多头小猪。“只有细心把小猪崽照顾好了,它们生长的才快。”汪华兰告诉记者:“更让我高兴的是我家的华梦农场,去年获得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称号。”
谈起农场主汪华兰,十里八乡无人不知,就因为她的“华梦生态家庭农场”让她在周边成了“名人”。2007年,在福建务工的汪华兰,回家开办农场,念起了“养殖经”。结合自己的经验,借鉴外地的经营模式,她先后投入150万元建起了以生猪养殖为主的家庭农场。从刚开始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汪华兰的农场办得越来越好,2015年纯收入18.66万元,去年则赚了40多万块钱。
如今,整个农场除全家3口人参加经营管理外,平时还雇请本村的贫困户及其他劳动力50多人务工。目前,华梦农场先进的圈舍、规范的管理制度、标准化兽医室和固定技术人员等,让该农场生猪年出栏量达1000多头。
“以前种20多亩土地的庄稼,除去种子、农药、肥料等成本外,一年基本不赚钱。那个时候,常常因为钱的事情发愁,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办起家庭农场专搞养殖后,日子过得滋润多了。”汪华兰笑着说道。
说到销路,汪华兰更是信心百倍。“我们养的猪除一部分自家食用和销往附近集镇外,大部分都是卖向南部、潼南等地,畅销得很。”
而在该区的张家乡,与汪华兰单打独斗的模式不同,该乡松梁村的100多户人家,抱团发展,成立了联春种植专合社。
社员俞永才依靠专合社成了该乡有名的水稻种植大户,去年他流转的6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了水稻,卖了2万多块钱。“今年计划再流转土地,种100亩水稻。”目前,俞永才正忙着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一个人承包这么多田地种水稻,底气何来?俞永才说:“专合社形成了品种统一布局,生产资料统一采购,病虫害统一防治,收割统一机械作业,生产技术统一标准,产品统一销售的‘六统一’服务格局和分户管理的生产体系。有了专合社这个强大后盾,我才有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底气。”
“同样的土地,有了专合社全方位的服务,利润高出一截。”联春种植专合社发起人之一张家涛说,2016年,专合社带动农户765户,服务土地4255亩,合作社员户均增收1300多元。
“要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当前,我区正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去年在工商部门注册专业合作社379家、家庭农场278家,新发展专业合作社50家,新培育家庭农场100家,新建社会化服务超市17家,被评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4家、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家庭农场4家、市级家庭农场5家。
热2024-10-18
热2024-10-06
热2024-09-24
热2024-09-12
热2024-09-06
热2024-08-14
热2024-08-12
热2024-07-20
热2024-07-17
热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