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资阳5万农民工“返乡就业”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

2014-02-27 12:03  雁江区人民政府
    资阳5万农民工“返乡就业”彰显党和政府的民生情怀
 
      元宵节刚过,一直在外打工的资阳人罗伟就放弃了成都的工作,回资阳寻找工作,“大企业越来越多了,在外地上班和本地上班没有太大区别。”罗伟说。(四川日报2月27日)
 
      在刚刚结束的资阳“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招聘会中,和罗伟有同样选择的人还不少。数据显示,目前资阳共有外出务工农民160余万人。资阳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春节后,资阳返乡就业农民数量增加了2.3万人,今年,这一数据有望增长至5万人。”
 
      5万农民工返乡就业,彰显了资阳市党和政府浓浓的民生情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资阳市长年来的发展理念。群众看发展,不是光听枯燥的数据,而是从身边的变化来感受——包括他能直接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以群众能够直接感受到变化的“有感发展”为重点,资阳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取向,主动倾听百姓呼声,积极回应百姓期待,让处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也真真实实地享受到了资阳发展带来的“改革红利”。
 
      创新培训模式 ,促进就业创业。资阳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农民工外出,他们缺少技能、缺少文化,在外几乎都是靠卖苦力打苦工谋生挣钱,这其中,不乏“4050”农民工,年龄大、缺技能、文化水平低更让他们不仅找工作困难,而且还会受到社会歧视以及不公平地对待。资阳,既立足于做大项目、做大企业,也积极为农民工公平就业创造条件。为更好地让劳务资源符合企业要求,资阳市创新培训模式,坚持实施“企业在岗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民生工程,采取“部门+培训基地+企业”的方式,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鼓励、引导扶持返乡农民创业,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热情不断高涨。
 
      针对企业需求,搭建就业平台。能促进更多的农民工就业,更能体现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近年来,随着资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韩国现代商用车、广西玉柴发动机等大项目相继落户资阳,禾邦制药集团、台湾朝春制药集团和香港加多宝集团等企业入驻投产,为资阳求职者尤其是农民工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今年,党委政府把农民工家庭的发展摆在首位。早在春节期间,资阳市就组织用工单位采取多种形式,深入乡镇、社区、村开展送岗位下乡,在企业和务工人员之间搭建有限的用工平台,“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系列活动,为农民工家庭带去的幸福相守的希望。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 资阳市多措并举,一组组真实的数据,一幅幅壮美而温馨的民生画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资阳市改善民生的不懈努力,也升华了各级干部“做人民公仆”的理念。(刘彬彬)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