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军民融合 成为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的转型路标

2016-06-12 11:06  四川日报
  6月初,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西安传来:由自贡中天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聚酰亚胺泡沫通过了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装机评审”,这意味着,“自贡造”的新材料将会应用到我国军用大飞机生产上。此次合作意义非凡:以往,有着高耐温、高阻燃等特点的聚酰亚胺泡沫一直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而国产后其市场将被重新划分。

  实际上,在自贡,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经济转型期,如何寻找新增长点?军民融合,成了自贡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路上的一个方向。

  企业主动探路“军民融合”

  曾经走到“生死线”上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就依托“军民融合”起死回生,甚至“枝繁叶茂”。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的“晨光院”,建院定位就是为军工做配套服务。“院里研发的特种高分子材料、有机硅、各种脂类都曾应用在军工方面,例如火箭、卫星等。”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部主任陈炯说,当时90%的产品都应用于军工领域。

  然而,1999年的改制,把晨光院这个拥有6000余名员工、产值仅1亿元的“国有企业”推到了市场的风口浪尖。晨光院几近生死边缘。

  怎么办?“我们的产品,科技含量高,也能应用到不少民品上,以脂类产品为例,可以应用到汽车行业、各类密封体制造等。”陈炯介绍,晨光院开始尝试“军民融合”,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坚持军工产品研发,另一方面与各行业合作,将部分材料产业化。

  聚四氟乙烯树脂应用到汽车行业、聚四氟乙烯纤维制成的各类“膜”应用到冲锋衣、电线等产品……“军”向“民”的不断迈进,让晨光院的“盘子”越做越大。去年,公司产值达到15亿元,其中“民品应用”占比高达80%。

  在自贡,有像晨光院这样把为军工配套研制的新材料应用到民品上的企业,也有因专注新品研发而实现“民参军”的企业。

  从一个小微企业做起,自贡市海川实业有限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制造民营企业中的“龙头”,年产值达6亿元。工业转型期,海川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逆势上扬。

  “瞄准军工领域,提升企业各方面资质,把功夫下在研发环节,产品逐渐获得认可。”海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毛静霖透露“秘诀”。他说,军工领域的附加值高,而且一旦打入该市场能提高企业信誉,因此海川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就是走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

  民间力量正为国防工业的壮大“添翼”。海川的航空燃机项目已获成飞集团认可,中天胜的聚酰亚胺泡沫实现了该材料的国产,不仅压缩了国外进口材料的价格,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早前的国外产品“垄断”。

  “军民融合”上升为“城市行动”

  在企业主动、灵活的探索中,自贡看到了老工业城市转型的新方向。

  今年3月初,自贡市委机构编办批复在经信委设立军民融合发展科,赋予“拟订全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军工技术转民用和民口单位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推进全市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职能职责。这意味着“军民融合”的探索,将从一个个独立的企业行为,上升至自贡的“城市行动”。

  如何实现纵深突破?自贡人说,关键是要补“短板”。

  自贡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工业制造基础良好,军民融合战略的提出,为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新途径。“在这过程中,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研发领域,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仍然是当前乃至未来自贡需要攻克的难点。”自贡市科技局局长杨洪春说,当地正积极支持企业建立创新平台,围绕国防科技工业需求,开展重点科技攻关。

  近年来,自贡科技系统加大了对中昊晨光院、中天胜公司、海川实业等企业科技攻关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组织产、学、研相结合,在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搭建桥梁;另一方面,加大对重点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最近4年来,仅自贡市科技局就为企业的科研项目争取了4000多万元研发资金。

  就在不久前,自贡市举办了首次新材料推介会,研发者携带科技成果与企业家直接碰面对接,短短一天的会上,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与研发者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记者 杨国庆 黄泽君)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观点 科技 养花 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