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办税服务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执行“一窗通办”,国地税双方选派出35名训练有素的业务骨干进驻办税服务大厅,规范运行“前台受理、后台复核、内部传递、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登记资料、一个税号管理、一份证件通用、加盖双方公章、双方共同认定”的程序,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办税的“难点”“痛点”“堵点”,节约了纳税人办税时间,减轻了纳税人办税成本。
联合执法增效率
“现在,国税、地税实行纳税人统一学习,法律知识更加系统化。”11月18日,县华艺装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参加完纳税人培训后说。
为了让纳税人适应国地税合作办税模式,县国地税将各自的纳税人学堂“合二为一”,共建“邻水县纳税人学堂”。目前该学堂已合作开展纳税人培训5期,节约了宣传与培训成本3万余元,满足了纳税人涉税知识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为了减轻纳税人负担,节约办税资源,县国地税稽查局整合了稽查资源,规范了稽查执法,提高了稽查效率,让联合稽查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据县地税稽查局负责人介绍,县国地税局的检查计划会相互备案,并对共查对象实行联合进户、各税通查、文书各制、结论单下,单查案件涉及对方的,会互相提供对方未知资料,确保流转税及其税费附加及时足额入库。
稽查工作结束后,县国地税局审理部门会对同一案件的稽查结论进行共同研究、案件定性和统一处理处罚标准,实现“一案共审”,并结合两家共同稽查情况,来确定是否移送和案件移送的主次。当遇到需双方共同处理的执行问题,会联合采取税收保全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以前的检查,那叫一个麻烦,前面国税检查完了,紧接着地税又来,弄得我们焦头烂额。
现在好了,国地税联合执法,检查一次性搞定,给我们减轻了好多的负担。”四川嘉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加强党建促发展
为打通便民办税“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着力创建合作服务品牌,县国地税把“合作事”当“合并事”来办。
双方互派一名局领导副职挂对方副职,具体抓合作事项推进落实,轮派班子成员担任纳税服务厅、办税窗口的值班领导,抓实合作事务落地生根。为了进一步增强双方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推动双方合作工作事项向“自家人”分内工作发展,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党总支新成立了全省首个税务支部,通过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业务培训会、岗位比武等系列活动30余次,极大激发了税务干部“比、学、赶、超”的干事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