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刘兴明:从“皮鞋大王”到“养鸡大王”

2016-07-19 13:47  广安日报

  放水、喂食、检查鸡苗……7月5日早上7点过,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7组村民刘兴明就在他的跑山鸡养殖基地里忙了起来。

  “以前村里条件差,只能到外面谋生路。现在村里路修好了,旅游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回乡创业,我很有信心!”刘兴明开心地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创业故事。

  家庭贫困 18岁外出务工

  邻水县城南镇芭蕉村地处铜锣山山脉中段,一直以来,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滞后,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那时候村里没有水泥路,出行全靠一双腿。土地贫瘠,庄稼也没法种,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外出打工。”刘兴明说,因母亲常年生病需花大量医药费,家里负担很重。

  1989年,18岁的刘兴明和村里许多的青年一样,选择外出务工,维持一家生计。

  “我先在福建种柑橘、黄瓜,但是那边农业发展不是很好。”在福建务工的几年时间里,刘兴明一边工作、一边观察,发现皮鞋厂效益不错。

  1995年,刘兴明只身前往温州的一家皮鞋厂上班。

  勤奋好学 5年成“皮鞋大王”

  “那时候温州皮鞋厂生意好得不得了。”刚到皮鞋厂上班时,刘兴明就被皮鞋厂的发展震住了,他想,“要是我在温州有一家皮鞋厂,全家人都不愁吃喝了。”

  刘兴明不只是空想,从那时起,他便起早贪黑做皮鞋,积累创业资金。同时,认真学习技术,为将来开皮鞋厂积累经验。

  5年后,刘兴明辞去工作,将积累的30万元资金全部投入皮鞋厂建设。

  “刚开始我帮别人生产加工皮鞋,由于没摸到门路,还上过几次当。”刘兴明回忆说,他的皮鞋厂第一年根本没有赚钱,还略有亏损,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第二年,刘兴明四处筹集资金,高薪聘请开发团队,走自主研发之路。

  5年之后,刘兴明的皮鞋厂营业额达到了100万元,他成了芭蕉村村民口中的“皮鞋大王”。

  “起初皮鞋主要在国内销售,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做外贸。”随后,刘兴明四处奔走,打通外贸销售渠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营业额最高的时候曾突破200万元。

  瞄准商机 回乡二次创业

  刘兴明在温州的皮鞋生意做得越来越好,他完全有能力将家人接到温州过更好的生活,为何今年选择回乡创业?刘兴明告诉记者,“其实村里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搞种植、养殖,但是从前村里穷,路不通,出门、运输都不方便。今年春节,我回乡省亲时,走在宽阔平坦的公路上,看到来铜锣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于是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