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宣汉着力构建“一区多点”全域旅游格局

2016-09-12 22:08  中国达州
  “让乡村变景区、农家变客房、农副产品变旅游产品、农民变客服”。近年来,宣汉县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按照“大旅游、大景区、大产业、大集聚”的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以巴山大峡谷景区为龙头,庙安花果山、峨城竹海、马渡石林、洋烈水乡、米岩花海、川东莲乡等乡村旅游示范区为骨架,以旅游关联产业为网络的“一区多点”全域旅游格局,将全县主要城镇、乡村、景点连接为一个整体。如今,行走在宣汉大地,处处皆景美如画,画中穿梭醉游人。
  布局四大片区 实施分片开发
  宣汉,风光秀丽,文化璀璨。境内有国家地质公园巴山大峡谷,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岭脊峰丛甲天下,峡谷秘境醉人间”;峨城竹海清秀挺拔,一碧万顷;马渡石林平地突兀,千姿百态;香炉山、四望山、文山、峨城山雄奇险秀;前河、中河、后河清柔相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巴人遗址”,世人赞誉为“巴国三星堆”,距今有3000到4700年历史。
  基于全县旅游资源分布格局,宣汉县高起点规划编制完成《宣汉县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原则,将全县划分为“四大旅游片区”,着力发展东北部片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中部片区乡村观光旅游、西部片区生态文化旅游、南部片区生态农业休闲旅游。
  目前,宣汉县已编制《巴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区总规》、《下八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暨重要节点控制性详细规划》、《香炉山片区总体规划》、《马渡关石林景区乡村旅游规划》等区域规划,形成了“四大片区”整体布局、分片开发的全域旅游大格局。
  打造龙头景区 实现区域脱贫
  走进巴山大峡谷快速通道新华互通、渡口土家族乡老街、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桑树坪等施工现场,只见机器轰鸣,挖掘机、运输车来回穿梭,工人们抢晴天战雨天,连续奋战……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今年3月,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土家新寨竣工,村民王会云在新寨里开起了宾馆,暑假期间,迎来多批游客入住。“我要借助开发契机,将自家的宾馆开得更大,接纳更多游客。”王会云对该县实施的巴山大峡谷综合开发充满期待。
  宣汉县针对东北部山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坚持“打造龙头景区、活跃全域经济”的原则,发挥巴山大峡谷景区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太阳系效益,通过积极向上争资、政府投资、社会融资,整合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亿元布局实施巴山大峡谷旅游扶贫综合开发项目,通过3至5年努力建成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龙头景区”,带动周边近9万群众脱贫奔康。
  变乡村为景区 带动区域产业
  8月19日,宣汉·庙安第三届脆红李采摘节在庙安乡花果山广场热闹举行,八方游客齐聚八庙村,与当地村民共享淳朴的山里文化,尽情体验采摘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据统计,该乡年产青脆李达1000余万公斤,实现年收入超亿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宣汉县按照“依托乡村建景区、围绕产业兴旅”的发展思路,依托“牛、果、药、菌、茶”等特色主导产业,突出“一业一品”特色,重点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开拓田间采摘、生态观光、避暑休闲等不同层次功能需求,做精庙安脆李、南坝牛肉等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商品, (紧转第二版)(紧接第一版)打造提升洋烈水乡、峨城竹海、马渡腊梅园、下八米岩花海等乡村旅游示范典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把多点景区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目前,龙泉土家族乡黄连村土家新寨、鸡唱坪村成功纳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试点村,洋烈新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顺势推进的自然生态游、乡村田园风光游和红色文化游,催生了新兴“电子商务经济”“演艺经济”等,使全县旅游产业更加活跃,群众收入稳步增高,就业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支撑起到了“双引擎”作用。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