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达川区连续两年喜捧“丰收杯”

2017-03-27 12:47  中国达州

春耕时节,达川区檀木镇的种粮大户陈友元忙碌地穿梭于工地,督促一个日处理150吨稻谷的新烘房建设,力争抢在4月底前完工。像陈友元这样怀揣资金和技术的达川种粮大户们,都在忙着春耕。据记者了解,自2014年以来,因各级惠农政策激励,达川种粮大户年年增多,引领全区粮食生产向优质专用发展,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

“看到农村撂荒地多,感到很可惜。2014年10月,我就在达川的檀木、花红、麻柳、东兴等4个乡镇包了2500多亩地规模种粮。”3月23日,做副食品加工起家的陈友元说,“但我更看重中央和地方对种粮大户的扶持。我每天都要上网1个多小时看新闻,了解最新种粮政策。”

“2014年和2015年,国家对种粮大户进行补贴;中央、省、市农业项目特别向达川倾斜,达川2014年、2015年连续被列为全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县(区),2016年被列为全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区)……”提起各级种粮利好政策,达川区农业局业务股负责人任思普如数家珍,“2014年以来,达州市每年还要表彰奖励‘十佳’种粮大户,老陈(陈友元)就是2015年度的 ‘十佳’种粮大户。”

任思普抛出3组增长数据:2014年种粮大户230户、2015年288户、2016年414户;2014年适度规模种粮1.05万亩、2015年1.98万亩、2016年3.07万亩;2014年粮食总产48.05万吨、2015年49.14万吨、2016年50.34万吨。

“达川区规模种粮1000亩以上的‘特大户’也在增加,2014年只有1户,2016年增至7户,今年预计增至10户。”达川区农技站站长王仁贵说,在种粮大户示范带动下,达川区粮食生产呈现几个特点:种植模式走向“水稻+蔬菜”“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绿肥”等效益显著的粮经复合型;粮食种植向优质专用发展,全区规模种粮90%以上是国标三级、二级水稻,一些大户散户还种植专用的“桂朝2号”常规籼稻,满足当地特色小吃凉虾、米豆腐的原料供应,卖价比三级水稻还高;种粮大户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并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先进实用技术通过“大户带小户”得到有效推广。

大户引领示范,极大促进了达川区的粮食生产,2015年和2016年,达川区政府连续两年喜捧省政府粮食生产“丰收杯”。王仁贵说:“预计今年种粮大户将增至450户、新增规模种粮1.2万亩。”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