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教授的《行为经济学讲义》是一本大书,精神与内容同样厚重,全书超过60万字。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经济学以逻辑繁复严谨,充满大量数学推导著称。但繁冗的经济学似乎已经成为书斋里的纯粹学问,既无法应对社会现实的挑战,又不能真正使人们获得人生幸福。追求幸福,这本是萧伯纳对经济学的定义,也是加里·贝克尔在诺贝尔受奖演说里的 。然而,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及其应用,并未兑现这一 ,面对全球经济危机和增长停滞,经济学家们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即使在“解释人类行为”方面,传统经济学也遗留了不少缺憾。
结合心理学与经济分析方法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正如行为经济学学者卡默勒所说,“20年前,经济学家普遍怀疑乃至反对把心理学引入经济学,而今这一趋势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主流。”从预测芸芸众生的消费行为,到确定最优的组织激励方式,上至预测和应对金融危机,下至描绘黑猩猩的争食夺偶,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都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与魅力。20多年的时间,行为经济学从稀疏的零散研究,扩展成一片广袤的理论丛林,既包括了一般的理论与实证方法,又包括了田野调查、电脑仿真、脑科学实验等新领域。由于议题的广泛与发展的迅速,任何“趋时”的教科书都有迅速“过时”的危险,到目前为止,这一领域还没有完整系统的教科书。
《行为经济学讲义》的副标题是“演化论的视角”。读者在读这本大书时,也许会被它讨论问题的广泛性震撼,仿佛进入了一条道路纵横交叉的园林——脑神经元仿真、企业家精神、拉美模式、中国的家庭伦理、加来义民、维基百科。这还仅仅是本书第一讲所讨论话题的一小部分。然而,以上话题不是凌乱的堆砌,其中有“一以贯之”的精神血脉。可以说,“演化论的视角”是解开作者论述的钥匙,是内隐在全书中的伏线。
总体而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可称为“社会经济学前沿”,它的关键词是“网络”,上述所有看似散漫而随意的话题,可以无一例外地落入这一关键词的涵摄。人类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网络展开合作,而合作秩序既取决于社会网络的整体性质,又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智力与品性,两者之间通过制度下的交往行为,不断地相互塑型;于是,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二部分,可称之为“个体行为的经济学”,这一部分介绍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经济学应用,引述大量核磁共振脑扫描和神经心理学的实验成果,而其关键词,大致可以用“幸福”来涵括。
追寻幸福感,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最终目标,然而,真正的人生幸福,不能不与“自由”和“道德”等核心价值相连结。本书的第三部分可称为“演化经济学与文化研究”,从人的社会情感的心理基础出发,逐步过渡到了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重在讨论“合作秩序的演化”。
在作者看来,合作秩序的演化漫长绵远而又日进日新:合作,源于有机大分子基于互补性而形成原始生命的时期,经过了数十亿年的演化,到今天为止,人类的合作行为已经至为精密和复杂多样。原始人的合作,培育了宝贵的情感能力,从中演化出的“社会脑”不但延续了种群的繁衍,还发展出独特而深刻的价值理性。
今天,人类不再是仅仅为了合作而合作,“德性的首要维度不是合作秩序,而是心性自由”,于是,对合作秩序的演化所做的讨论,使得我们又回到了“幸福”这一经济学的原初 。作者在全书结尾处指出:幸福,是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合宜状态,以东方传统的语言说:幸福是一种君子之道。
在这个社会充满危机、心灵饱含冲突的时代,对于那些足够敏感的学者而言,经济学已经处在一场“范式变革”的前夕。经济学是否是科学?这一问题的确切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它的“问题意识”能否贴近真实,能否由外在的机械的“解释”,转入内在的深入“理解”。经济学需要发展出一套直指人心、深入剖析决策心理的理论,同时也需要一系列描绘社会生活的方法。
本书引用的资料是全新的,基本是2010年发表在前沿经济学与科学期刊上的文献,但讲解深入浅出,多有来自现实的例证,以及来自思想史和哲学著作的印证。作为一部行为经济学的读本,此书更像是一张心智地图,引导着爱智者在“行为经济学”的密林小路中寻道前行。尽管已经是600页的大书,但它仍然是一部“导论”,一部值得与之对话和反复深思的导论。
作者为中山大学法学院讲师
《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论的视角》,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9
热2023-09-14
热2023-07-18
热2023-07-18
热2023-02-06
热2022-10-28
热2018-10-10
热2017-11-16
热2017-07-10
热2017-07-05
热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