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南怀瑾与当下社会

2012-10-27 22:29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南怀瑾小传】

  (1918.3.18—2012.9.29)

  学者,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又远赴欧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晚年创办江苏太湖大学堂传道。著作等身,内容广涉儒、释、道等,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诸学,代表作包括《禅海蠡测》《论语别裁》《老子他说》《金刚经说什么》等。

  南怀瑾先生的身前身后有诸多争议,有人推崇备至,奉其为国学大师,而不容他人有任何质疑。亦有人因他著作中的一些错误,而颇有微词。此两种见解皆为偏见。

  南怀瑾先生有一本书,名为《庄子南华》(南华二字繁体为諵哗),他对这个书名解释是这本书为自己的“喃喃自语,哗啦哗啦”,但又觉用“喃哗”两个字作书名,似乎不够雅驯,所以用了“諵哗”。这个词道出了思想教育的方法:一个人的喃喃自语,接不接受取决于接受者,而不是非要灌输些什么。

  当他在“喃喃自语”地诉说着一切,而“哗啦哗啦”流进你心田的时候,他给予不是他的解释,而是催生出让人思考的力量,从而让智慧自发地生长。对于儒家经典的《尚书》,孟子的看法尚且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同理,尽信言也不如不听。古往今来的思想家们所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而不是知识的束缚。教育的意义在于启迪,而不单是训诂考据。如果仅仅纠结于一些措辞或对章句解释的对错,就错误地理解了知识的意义。

  《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阻碍人类思维的恰恰是语言和文字。尤其是在释迦摩尼那个年代,人类不仅受到语言和文字的阻碍,也受到科学条件的限制,因此,所说的一切都不过是基于人类当时的现实条件和认知水平的假借,而所做出的尽可能的解释,但不是佛法的究竟。

  因此荀子也说:“凡说之难,在于最高的思想开导最卑下的人,用最高的治国之道对应最乱的局面,这样就达不到目的。列举的例子,说远了荒诞,说近了庸俗。而要与时代同步,与世道相适应。”所以对南怀瑾著作中所言的对与错而起的争执,因为有争执就有偏见,有偏见则有错误。要懂得修行易,弘法难,传术易,开智难的道理。

  《易经.系辞下》中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与之相对应的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皆为佛法”,即启迪智慧的途径有各式各样方法,但要清楚那只是教育法,而不是根本,所以《金刚经》在最后强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即不可执着于启迪智慧时的那些方法,并认为那是正确的。

  这也是《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所以文字语言乃工具,经史子集是扇窗。推窗人人可见风景,抵达却要依个人之修行。因此南先生所为乃使人开智生福,不堕恶趣之德,是为人开门引路,不执我见之道。所有争执乃不解其所说故。

  对南怀瑾的推崇必然要关注到国学热这个现象和出现的原因。国学热是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这是决定中国经济改革成功与否以及政治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绝不是一个辅助性的作用。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帕特里克.莫伊尼汉说:“保守地说,真理的中心在于,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文化,而不是政治。”但是文化在政治、社会、经济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并且如何加以应用的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