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艺术教育是艺术市场改革的根本

2013-01-27 22:00  川北在线综合

   出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的张敢,现在已经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他当年的主攻方向是西方艺术史,因此对于艺术与市场的关系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意识到艺术与市场结合是必然的趋势。当他博士毕业进入清华的时候,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当时他就颇有先见之明地提出要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理由是“可上可下”——上可参与制定艺术政策,下可为中国未来的艺术市场培养人才。然而,他内心对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中国艺术市场的根本问题是艺术启蒙问题,是艺术教育问题。中国艺术市场的长远改革,需要从艺术教育开始。

  艺术家傲慢 公众存偏见

  《证券日报》:你其实算是艺术市场中的“92派”了,在1991年的时候就已经成为嘉德在线拍卖的艺术总监,参与了中国艺术市场从无到有的过程。你怎么看待艺术的市场化?

  张敢:艺术市场对我们是新东西。很多老艺术家和教育家的知识体系里都没有应对这种变化的基础,他们在面对市场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一种敬而远之的姿态,但实际上他们的艺术作品需要有市场。这可能是中国传统文人一直以来的一种习俗、规则,需要这种姿态来显示“艺术”高于世俗生活的价值。但客观来说,从来没有哪个艺术家像自己宣称的那样与市场绝缘。

  艺术是一种凝聚了人类思想的特殊商品,既然是商品,进入市场就没什么可羞羞答答的,不然艺术家靠什么生存?如果艺术家不进入市场,就像小说家写了文章不发表一样。过去我们的体制里,发表小说不允许拿版税,只能拿稿费,市场化以后中国的文学界才发展起来。不然的话,仅靠千字几百的稿费,小说家怎么生存?这个行业可能就不存在了,更不可能会有莫言这样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证券日报》:在其他行业里面,市场化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值得谈的基础问题,但是在艺术界中,这却是一个很难绕过去的问题。长久以来艺术家像你说的一样,存在着一种傲慢的情绪,而事实上,公众也存在着偏见。

  张敢:实际上,我们的艺术教育里,对艺术市场一直是遮蔽的。如果我们愿意去仔细研究文献,会发现许多大师是非常在意市场的、并且很会运作自己,米开朗基罗很在意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报酬,马蒂斯是一个很会讨价还价的艺术家……只不过我们的艺术史教育里并不告诉我们这些。更微妙的是,你会发现艺术史教育其实并不是客观的,而是带有诱导性质——暗示“艺术”是不屑于世俗或者商业的——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思维方式。

  没有消费者的市场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