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雷抒雁诗人秉性十足 讲话全是即兴从来不用稿子

2013-02-16 12:32  川北在线编辑部

   诗人雷抒雁与世界安然告别

  “把前途交给命运,把命运交给海洋,我心平静如纸,沉重的纸镇压着汹涌的波涛。”诗作者走了,单把诗句永留世间。2月14日凌晨1时30分,中国诗歌学会主席、 诗人雷抒雁告别了他热爱的这块土地,享年71岁。2月21日,雷抒雁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八宝山举行。

  “他是一位精神贵族”

  “雷老师希望见到的人都来看望了他,最后他是很安详、很体面、很有尊严地离开了大家。”雷抒雁的忘年至交——民建中央委员、山西省人大代表张秋利说。

  据雷抒雁的昔日同事、原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介绍,今年1月18日,雷抒雁因高烧住进了协和医院。他去医院探望时,发现雷老突然口齿不清,情绪却兴奋异常,甚至大谈莫言获奖半个小时,当时就有不妙的预感。2月5日,雷抒雁出院回家过年,但正月初一又再度入院。

  早在2003年12月,雷抒雁因直肠癌动了手术。2004年,雷抒雁从鲁迅文学院退休后,经常抱病到太行山老区、到农村进家入户搞调研。“去年6月29日,雷老师还参加了第三届中华祈福文化节,并组织了海峡两岸30位诗人到山西上党地区采风,出版诗集《祖国,为你祈福》。”张秋利说,诗集出来后,雷抒雁却累得病倒了。

  2009年以来,雷抒雁体内的癌细胞已转移至肺部,他开始不断咳嗽。张秋利说,即便这样,他还是参与了山西沁县卫生所改造工程,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他是一位精神贵族,心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完全是靠精神和意志活着。”张秋利说,和许多读者一样,上党革命老区的人民,发自内心称呼雷抒雁老师为“人民诗人”。

  用敏感诗心记录时代情感

  1979年,雷抒雁为纪念“文革”烈士张志新创作的长诗《小草在歌唱》,是他最 的作品,雷抒雁曾回忆过他创作《小草在歌唱》的情景,那一夜,只有他与诗醒着。

  1979年6月7日,雷抒雁读到了披露张志新烈士事迹的报刊,很快他就用这首诗抒发自己对烈士的敬佩和对罪恶的仇恨。尤其是“我敢说: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红日,就不会再升起在东方!我敢说,如果罪行得不到清算,地球,也会失去分量!”更成为当时最广为传颂的诗句。

  雷抒雁曾在访谈中说过:“诗与时代的关系是复杂的。从我的创作来看,《小草在歌唱》、《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悲回风:哀悼日》,以及1991年我到前苏联访问所写的《泥泞》等,都与时代重大事件有关。但写得更多的一类则是个人心灵在时代际遇中的兴会、感发和情感。”他认为,过去的几十年,对于中国,对于中国的每个普通的公民来说,都是最重要和最了不起的年代。历史学家会以他们凝重的文字将它镌刻在纪念碑上,普通人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而对于一颗敏感而活跃的诗心来说,则会有激情的篇章写下情感的记录。

   和鲁院一起走过困难日子

  诗人雷抒雁1995年调到鲁迅文学院任常务副院长,他也因此和鲁院一起走过了困难的日子。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