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围同寝室和班里的一些好朋友们相比,我的申请之路相对而言显得中规中矩。我申请到的项目大都与我本科时候的化学工程专业相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一来是可以让后来者们熟悉一下化工学科申请的流程,二来是给学弟学妹们一些信心。
其实我自从刚刚进入大学以来就有了出国读书的想法和目标,所以我相关的英语考试都准备的比较早,也都是比较顺利的一次成功。而且在日常与系里学长学姐的交流当中,我也能从他们的经历当中获取一些与ChemE出国申请相关的信息。但是每个人的情况和视角毕竟不同,而且系里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并没有特别好的出国交流平台,所以这些信息的收集相对比较破碎。所以我在大学的前两年主要是在专业课学习、科研尝试和英语的准备中度过的。
世毕盟(GGU)在信息的整合和申请流程的统筹规划方面做得非常好。从刚加入开始,GGU就会给我一份大致时间表,让我对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情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经验丰富的mentor也在申请过程当中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他们能从化学工程专业的角度来给我最直接最中肯的建议。在刚进入大三的时候,我与我在世毕盟的mentor(MIT ChemE PhD)进行过一次深入的讨论。他带领我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我现有的积累来制定未来的目标。在整个PhD申请过程中,mentor一直在鼓励我强化自己的积累,在真正有所收获的同时,对于比较重要的考量标准(如GPA、research experience等等)去进行提升。我在大一的时候的GPA并不算特别有优势,大概只有年级七八名的样子,经过大二一年的追赶达到了四五名的水平。然而化学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十分重要,GPA在申请过程中相比其他专业方向占到的比重也会稍微大一些。因此在mentor的建议之下,在大三一年我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几门专业核心课的学习上,在收获了 成绩的同时,也对于化学工程知识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GGU的帮助下,我欣喜的看到自己正在逐渐进步,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结束在Stanford的两个月的暑期研修之后,刚回国的我就开始了申请准备阶段紧张忙碌的生活。在这里必须要感谢我在世毕盟的mentor和培训师他们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感谢mentor学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我修改PS和CV,大到整体行文思路小到格式语言细节。感谢培训师帮我及时的安排一次次meeting时间,并且还倾听我压力过大时候的矫情吐槽。对于那段时间,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种类似于上帝视角的感觉,当时我能够很清晰的感觉到我做的每一次修改都可能对将来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从修改文书到填写网申,整个的流程当中我的心理压力很大,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1月15日,正在清芬食堂吃完饭的我意外接到一个电话,里面的声音说我被MIT ChemE录取,当晚收到了正式offer。那个晚上可能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夜晚。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