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3万亿社保基金结余96%存银行 遭负利率侵蚀

2012-08-06 22:16  四川在线

  【《财经》综合报道】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审计署公布的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显示,2011年底3万亿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资金中,高达96.45%以银行存款形式存在。对此专家认为,负利率时代,社保资金放在银行“吃利息”导致其缩水严重。改革社保基金管理体制,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实现社保基金安全性与收益性并重已迫在眉睫。

  8月2日,审计署发布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数据显示,2011年18项社会保障资金共计收入28402.05亿元,支出21100.1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1118.59亿元。社会保险基金30303.72亿元结余中,除人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央财政专户管理的71.83亿元外,省本级、市本级和县级结存分别占38.08%、35.61%和26.31%;东部、中部、西部结存分别占56.78%、21.54%和21.68%。

  从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形态分布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占38.44%、58.01%和3.55%。也就是说,3万亿的社保基金结余中,有高达96.45%是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的。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社保资金放在银行里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2010年至2011年,CPI分别达到了3.3%和5.4%,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强调安全性的问题就不够了,“负利率导致社保基金缩水十分惊人,2010年就有几百亿,2011年恐怕得有上千亿”。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CPI上涨了3.3%,同期活期存款利率仅为0.36%,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在1.91%至2.25%之间;2011年全年CPI上涨了5.4%,同期活期存款利率0.40%至0.5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则在2.60%至3.10%之间。也就是说,考虑到通胀因素的话,高达3万亿的社保基金结余96.45%以银行存款的形态存在,将不可避免的遭遇事实上的巨额缩水。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