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财经》杂志和宜信财富联合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系列论坛---改变传统财富管理的创新力量”第二站10月24日在上海拉开帷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改变传统财富管理的创新力量”。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严弘表示,目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趋于两个极端。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严弘:各位嘉宾,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财经杂志和宜信财富举办的论坛,在这里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对于金融服务创新和财富管理的一些想法,以及我们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对于培养金融人才的实践。
金融业从本质来说是一个服务行业,他们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的。刚刚李总提到了很多问题,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独特性,也在于它的不断演化,金融行业的结构、作用和发展模式也具有其独特性和动态性。正像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与其他发达经济不同的路,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很难完全照搬欧美发达服务业的做法。经济学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行为,以人类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往往把人想得太过理想化和程式化。但是经济学多年的研究还是总结了比较宝贵的规律,特别是对于人行为的利益驱动等,这些不光是得了诺贝尔奖的学问,也是真正指导金融行业,特别是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理念。
了解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投资行为和理财行为利益驱动和激励机制,这一点在欧美金融服务发展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一方面,在相反的方面,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忽略了一些金融创新所带来的利益驱动的副作用,这些我们需要对于任何金融创新、金融服务方面产生的利益驱动和激励机制有所了解,才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关键和艰难的时刻,刚才连总为我们展望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前景。而作为为经济发展提供润滑剂的金融服务也面临着转型创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充满着各种机会的时机,随着人民币波动范围的逐渐增大,以及最终的放开,对于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大,需要更多相应产品的出现和交易。
欧美经验表明,金融创新的目的和作用直接与创新者和使用者利益驱动紧密相连。利益驱动这一点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进程来说是我们必须仔细考虑,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是我们金融监管部门所面临的很大挑战,对于他们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的经济过去30年的发展造就了一批殷实人家,虽然这部分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在中国人口的基数,小比例也是一个可观的数目,可以供很多金融机构操作的。对于这些人来说,如何使他们的资产获得保值增值是资产管理行业的机会,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些挑战来自于几个方面,一个是理念的挑战,很多客户对于资产管理的概念不清,期望不实。另外就是产品的挑战,因为市场上金融产品种类的匮乏,股市的低迷更是雪上加霜。第三个挑战是职业精神上的挑战,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有待提高,以能够进一步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和工作方式。这三种挑战需要政策的支持和产品的创新,很多金融产品的推出没有政策支持是做不了的,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也是需要专业的理念。客户理念的问题需要对于客户进一步进行了解,以及对于理财方面或者财富管理方面进行进一步教育。这方面宜信财富搞的“财富大讲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需要我们整个国家金融体制的完善和金融秩序的理顺。
专业从业人员队伍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关键所在,因为金融首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行业,财富管理是需要大批理财规划师。因为在美国有一大批专业队伍,有一大批理财规划师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诊断和规划。投资者的专业化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市场的有效性。刚才谈到了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里面投资者以散户为主,实际上对于整个市场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不利,因为散户很多,它只是以赌博的心态投资,而不是以投资的心态进行投资,这种对于市场的操作不利。只有有一大批专业的投资者或者机构投资者出现参与到市场当中,才能使资本市场更加有投资价值,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专业技能,分析各种信息,发掘出投资价值。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理财规划师了专业投资人才是对于我们整个金融市场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金融服务业的专业人士的确需要有对经济学的基本认知,因为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我们讲对于经济学不能很好的,或者对于人的经济行为不能很好的了解,对于金融的了解就是一个非常肤浅的。同时,金融服务业的专业人士必须对于金融市场有一个深入的利用,并能够理解客户需求和提供专业建议。在世界其他经济大国,金融人才的培养和聚集是金融服务业保障。中国金融服务业专业人才的短缺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制约,也会阻碍财富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想这种人才短缺和我们现有高校培养模式和内涵有很大的关联。
我看来目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趋于两个极端。一方面以银行为中心的传统课程,对于金融市场了解不深。另外以金融工程为中心的课程,注重数理技术,忽视经济内涵。传统教育模式只注重智商,忽略情商,对于人与人的交流技能和诚信的培养,使得大量毕业生不能在相应的金融服务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金融市场人才储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促使许多在欧美市场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华裔或者非华裔专业人士到中国金融机构工作,为金融机构的提升和服务创新的推进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但是中国市场很大,需要很多本土培养的人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需要本土培养的金融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认知。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三年多前,在上海交通大学应运而生了一个全新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的金融和经济知识,实用的市场技能的金融人才。学院目前集聚了许多在海外卓有成就,并且有相当实践经验的教授,推出了与国际顶尖商学院接轨的现代金融课程,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金融实验室,和由业界高管参与的精选项目。我们对于学生的要求和培养不仅局限在专业知识方面,我们在职业化和诚信理念也是非常注重,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的机会,希望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成为将来中国金融业的栋梁之材。
我们目前工作刚刚起步不久,离我们建成国际一流的人才基地的目标还有不少的距离,还需要金融业同行的支持和帮助,而中国金融服务行业所需的人才需要我们所有的高等学府和金融机构一起共同努力,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不断创新,使金融服务业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以促进中国金融服务业,特别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谢谢大家!
热2024-05-24
热2024-05-20
热2024-05-19
热2024-05-08
热2024-05-05
热2024-04-23
热2024-04-23
热2024-04-15
热2024-04-14
热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