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7月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翻番中介游说房主租改售

2012-08-15 19:37  四川在线

  记者近日从双井、广安门、安贞等热点区域中介门店了解到,在高性价比二手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介已经开始将“抢房”目标锁定在签订租赁合同不久或合同即将到期的出租房。

  多数经纪人加班到深夜

  7月份,北京二手房住宅签约再创新高,达到了17130套,全月成交量突破1.7万套,环比6月上涨幅度达到了25.8%,同比上涨幅度更是达到了100%,创造18个月来新高。

  一家房产中介高层表示,在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如果月成交量在9000套以下,即日均成交不超300套,市场往往就会显得比较萧条,中介人员也会大量离开;如果成交量在1万至1.5万套之间,那么市场就会保持平稳,如果成交量在1.5万套以上,那么市场就会显得活跃,并逐渐向卖方市场倾斜。

  7月,很多房主由试探性调价转向故意抬高报价。“很多经纪人甚至感觉楼市回暖了,多数经纪人每天都会主动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他说。

  中介游说房主“由租改售”

  “有你这样出尔反尔的吗,我刚住进来一个月就让我搬走?”“中介说我这套房子如果现在拿出来卖,肯定能卖到 价,你也体谅体谅我。”上周末,在西城区菜市口附近租房的毕业生小陈和房东发生了正面冲突。在中介的鼓动下,房主要把租给她的房子挂牌出售,尽管小陈不愿意,但在房主 “赔偿俩月租金”后,还是妥协了。

  已经持续数月的二手房购房需求增加,加之高性价比房源不断减少,加剧了二手住宅市场的供需紧张局面。根据多家机构的统计显示,7月初北京二手房供需比为1比1.6,而4个月前,这个比例约为1比1.1。

  “目前更关键的是去哪儿为客户找来合适的房子。”在大型中介门店的早间例会上,抢房源成了近期的首要大事。于是,像小陈遭遇的一幕——业主未登记出售的出租房也被中介拉来改作销售房源,近期屡见不鲜。

  部分购房人“跟风”出手

  在劲松、双井、广安门等热点区域的中介门店店长们看来,近期性价比较高的二手房主要被两类人群买走。

  “交易房源所在小区或周边的租户是主力购买人群。”负责广安门附近房源的吴店长说,一个典型例子是,他的店里在7月初刚刚成交了一套老小区里的小两居,买房人就是旁边单元的租户;另外一部分购房人群则是“纳税刚满五年”具备购房资质的人群。

  “7月份北京二手房市场的成交量达到较高水平,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房协有关人士认为,一方面,刚性需求人群积极入市;另一方面,近期一些区域二手房价格出现回调,很可能造成部分人群盲从入市。

  内部房源系统成经纪人“聊天室”

  二手房市场呈现出的回暖趋势,让多家京城大型中介的内部房源管理系统格外繁忙,同一品牌下不同区域门店经纪人轮番发布房源评价、约客看房,并实时反映买卖双方的心态变化及对交易产生的影响。这一阵,中介内部房源管理系统俨然成了经纪人之间业务交流的“聊天室”。

  “西二环内,白纸坊建功北里中间层的两居,本周末组织看房,其他门店有人要‘搭车’吗?”昨日中午12时,广安门附近一家门店的经纪人于亮在内部房源管理系统里发出了这条信息。按照公司内部的规矩,如遇到挂牌房源里有租户或房主不太“配合”的情况,“接房”的门店经纪人在获得难得的带客户看房机会后,都要在房源系统共享平台上招呼一声,找到周围门店的客户资源,组团去看房。

  让于亮颇感意外的是,组团信息刚发出20分钟,他就收到了其他门店的看房需求回复。“这要是放在3个月前,估计消息发出半天后能有回复就不错了。那会儿,大家都是各忙各的,因为市场需求并不旺盛。”他把电脑屏幕扒拉到记者面前说,“你现在再看看,平台都成‘聊天室’了。”

  于亮和他的同事明显感到,进入二季度,北京楼市回暖,中介带来的看房人多了,很多原本不敢挂高价的房主也一下子变硬气了。在天宁寺北里,于亮半个月前刚出了一套同样户型、面积的两居室,成交价210万元。“这套房装修好一些,楼层低一些,房主一口咬住225万元。”他有些无奈地说,由于京城楼市仍处于政策调控之中,购房人出手也很谨慎,致使这套略显脱离市场价的房子挂牌三周仍未成交。

  比起这种典型的高价挂牌房,房源系统平台的“聊天记录”显示,热点区域房主正在兴起一轮电话“关机潮”。遇到卖房人关机的情况,经纪人都会及时在“聊天室”里提醒同事,因为这很可能意味着一套房源的“撤牌”不卖了。

  “6月份以来,关机拒绝再和我们联系的房主占到10%左右,这么高的比例,在去年一直没有出现过。”于亮说。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