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别让"突击收税"干扰经济复苏

2012-07-17 08:19  四川在线

  据《央视》报道,6月,甘肃省永登县地税局号召大干20天,突击增税6448万元。湖南省常宁市国税局则“暂停所有假期,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征税”。媒体称原因在于土地财政断炊,经济放缓,各地财政收入告急,且地方仍需完成上级下达的增收任务。

  一极是,中央一再要求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减轻企业负担,企业也眼睁睁地等待着减税的阳光雨露能够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一极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也为了自身需要,不断地给税务部门下达增收任务。税务部门则按照政府要求,动用一切手段,挖掘增收“潜力”,给企业增加税收负担,使减税的目标完全落空,也让企业的希望完全破灭。

  有人说,在土地财政几乎断炊、经济提供的税源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要求税务部门加大征税力度,以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转,也实属无奈。笔者认为,这不是理由,而是借口。因为,既然经济下行、企业困难、经济所能提供的税源不足,为什么还要加大征税力度,保持财政收入以GDP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呢?为什么不能在政府运行方面节约一些开支,减少一些支出,让企业的负担减轻一些呢?

  而事实上,尽管经济形势严峻、企业经营困难,但从政府运转来看,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该发的钱一分没少,不该花的钱也一分没减。特别是“三公”经费,仍然按照正常途径、正常指标、正常金额,按时、贵客地分配到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单位,源源不断地流到宾馆、饭店,流到餐桌上,流到航空公司,流到国外,流到旅游景点。如果这方面的开支少一点、浪费少一点,我敢说,没有一个地方需要再大力挖掘增收“潜力”、再“突击收税”。

  问题是,在经济所能提供的税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出的漏洞一个不堵,进的压力就会自然增大,企业就不得不承受来自于多个方面的压力。如此,经济还如何走出下行通道呢?要知道,所谓的挖掘增收“潜力”、“突击收税”,更多的都是把目标对准实体企业,对准那些原本就已经难以生存下去的中小企业,这无疑是加剧经济的继续下行,加快经济的下行速度。毫不客气地说,挖掘增收“潜力”、“突击收税”,已在严重干扰经济的复苏。

  要改变这种状况,解决这一问题,从税务部门身上显然是找不到出路的,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各级政府能够真正把经济下行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来看待,把如何推动经济复苏、特别是实体经济复苏当作一份责任来对待,不要再把财政收入增长当作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不要再给财税部门下达财政收入增长的任务,不要再给企业雪上加霜、刀口上抹盐。政府的心病,应当不再是财政收入增长快慢,而是如何让企业尽快摆脱困境、让经济尽快复苏。

  至于土地财政断炊带来的政府收入减少,原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土地财政获得的收入中,大部分都是政府“小金库”,属非正常性开支,如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对土地财政断炊造成的预算内收入减少,也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减“三公”经费、节约公用经费等解决,而不是把负担转嫁到已经揭不开锅的企业身上。

  财政收入已经连续18年以GDP两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了,用句歌词上的话,叫做“也该项歇歇了”。财政收入增长“歇歇了”,企业也就可以稍稍缓一口气了。只有企业养精蓄锐、重现生机了,财政收入也才能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的通道。不然,只能大家一起死。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