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零现金”支付,小小举动背后大有文章
唐耀
从现在起,花一元钱买一包纸巾,或是两元买一瓶矿泉水,乘客都可以通过刷手机的方式,在高铁车厢内实现“零现金”支付。记者昨天从上海铁路局获悉,全国铁路首个统一收银平台的移动支付在虹桥站成功上线。目前,包括虹桥火车站100多家门店及该局开行的20趟京沪高铁列车在内,均可实现刷手机付费的模式。(8月11日 新华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手机支付”一词,相信大家早已不再陌生。但是,高铁上开通“零现金”支付,对于很多人而言还真是头一回。殊不知,看似不经意的小小举动背后却大有文章。
长久以来,没有零钱、没带现金一直都是高铁乘客的硬伤。很多时候,乘客口渴难耐想去餐车买瓶水时,却发现自己身上没带现金。好不容易抓住手机支付这根救命稻草,希望可以亡羊补牢时,却被告知高铁上只收现金,不能刷卡或手机支付,而这些话对于心寒的乘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原本开心的旅途也因此增添了诸多烦恼。
再者,现金支付对于高铁餐饮而言也并非一帆风顺。笔者多次乘坐高铁发现,在午餐、晚餐供应时间陷入没有零钱窘境的人不光是乘客,更多的还是高铁餐饮服务人员。乘客没带零钱不得已只得用整钱,这也就意味着餐车需要找给乘客更多的零钱,如此一来,餐车的零钱就会大量流入乘客手中,而其自身就会陷入收了好多整钱,却没零钱找给旅客的困境。要知道,很多时候,乘客排队站在餐车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买完东西后还在等餐车找零钱。
现如今,支付宝、微信支付俨然成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市民出门在外无需带过多现金,一张身份证、一部手机即可走遍天下。铁路部门此举在解决了乘客的燃眉之急,为乘客带来“洪荒之力”的同时,也相应地缓解了高铁餐饮零钱不够的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铁路部门如此便民的举动却仅限于京沪高铁上,其它的高铁线同样需要实现“零现金”支付,铁路部门对此更需要对其进行普及和扩散。不仅如此,铁路部门在此基础上不妨举一反三,将补票的方式由过去一成不变的现金支付,朝着如今的手机“零现金”支付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又何尝不是一种双重的“洪荒之力”?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