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艾滋歧视,医者当需先行
今年22岁的郭应玲,2014年从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毕业后,来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工作。2015年11月,她被调到医院感染科一病区工作,这个病区的病人都是艾滋病患者。郭应玲说,有些刚刚被确诊的患者会接受不了,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应该多多开导他们,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我们和患者交流,语言要乐观、正面,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同时又不丧失对生活的信心。”(12月1日 广西新闻网)
艾滋病是一种能够通过性接触、血液、血制品及母婴传播的传染病,一旦染病,死亡率极高。近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艾滋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这些人群在饱受病魔摧残的同时,都不可避免的接受了来自家人、社会的种种歧视。家人和社会的歧视和孤立,加强了艾滋病患者的边缘感,使得他们更加的消极和孤独,不利于医治。歧视,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最大的障碍之一。此时,医护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已经站在了消除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歧视的最前沿!
试想一下,当艾滋病患者洗个澡都要被限制,看个病都找不到医院,找个工作甚至比登天还难,如何让他们体会社会的关爱温暖?没有他人的温暖,就不会反思自我,如何去珍爱他人?从这点说,歧视不除,只会为社会埋下更大安全隐患。消除艾滋病人的就医歧视,其实恰是为了我们自身安全。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人反思。
因为害怕被社会歧视、害怕丧失基本权利,艾滋病患者很容易陷入孤独面对的挣扎状态。但是,即使有的人可以暂时逃避他人的目光,却还是无法不直面医者的目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医者是社会对艾滋病态度的第一面镜子。暖心的是,郭应玲并没有“恐艾症”,她真诚的与艾滋病患者交流,以爱抗“艾”,让身边的艾滋病患者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希望。正因如此,这个社会应该需要更多像郭应玲这样的医护人员。
其实,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的无知和冷漠。人都有恐惧的本能,艾滋病的较长潜伏期,以及不可治愈性,更是容易加剧人们普遍的恐惧心理。然而,由无知而产生恐惧,由恐惧而“妖魔化”艾滋病、歧视艾滋病患者,不仅没有必要,更不应该。医学理论和实践早就证实,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语言交谈、一起吃饭等日常行为,都不会感染艾滋病。更何况,艾滋病本来就与职业、身份、文化程度没有任何关系。正如红丝带志愿者所言,“他们和我们一样,就是生病了”。抛开成见,走近他们,就会发现,他们身上同样有着独特的光芒和生命的尊严。可能仅仅需要你一个握手、一个拥抱、一个微笑,这就足矣。
消除艾滋歧视,医者当须先行。社会的关爱、人文精神的弘扬总要通过具体的途径去加以实施的,医疗关怀就是人文关怀的第一道入口。除了道德自省之外,更须用法律去唤回医德,唤醒良知,共同对付我们的敌人:“艾滋病毒”,而不是艾滋病人。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都能“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当做朋友”,人们才会群体效仿,用“爱心去点亮他们的生活”。(朱仲凯)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