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搭售套路多,多方插手是关键
张女士在携程购买了高铁票,下单前有“套餐”的选项已经被勾选,其误以为此套餐为车上餐饮,就没有消除。但乘车后她才得知该套餐为携程售卖的一个优惠券组合。北京晨报记者尝试购票,发现下订单时此项默认购买,消费者稍不注意就顺势缴费,很难注意到。(11月4日《北京晨报》)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九条也指出: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换言之,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等合法权益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套路”消费者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近年来,购票网站中默认搭售、捆绑销售等现象屡见不鲜,尤其一些有偿服务选项隐藏很深,消费者稍不注意就被这些网站“套路”,不明不白花冤枉钱。媒体和公众对此频频发声,痛批网站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做法。有关部门也已及时反应,进行有力的整顿和处理。那么,搭售顽疾为何还是难以根治?
各大购票平台之所以能够进行捆绑销售,与它们的定价自主权过大、随意性强有关。往往看似“优惠”的套餐,多数消费者难以辨别其中的猫儿腻,若是知情权、自主议价权不理清,消费者终究还是“待宰的羔羊”。如若各类购票平台在搭售一事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条利益链条,捆绑销售顽疾要再想铲除,恐怕绝非易事。
要彻底根治这一顽疾,多方“插手”才是关键。一方面得从政策层面入手,以强有力执法监察力度监管“乱搭售”行为,必要时予以“黑名单”对“套路颇多”的企业进行曝光处理。另一方面,“套餐”退订难、“服务”取消难、套路乱叠加,新闻中购票网站的劣行,无异于杀鸡取卵,自毁前程。肆意妄为的“扎心”服务,刺痛的更不止是消费者心灵,与其拐弯抹角赚不义之财,何不本本分分、良心经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应当使用权威、正规、有资质的官方购票软件,提高警惕,不轻信“优惠陷阱”。
诚然,以实实在在的服务产品赢得消费者拥护和点赞并不难。企业要秉持操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才能让某些购票平台的搭售行为销声匿迹,还广大旅客一个放心的购票环境。(李连云)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