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站至红果站的5652次列车,穿山越岭,风雨兼程,往来穿梭于大山间一个又一个偏僻的村寨。它们速度很慢,但逢站必停、票价低廉。期间,耗时虽长,但却是沿线众多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出行、采购、买卖、读书、婚嫁的重要出行工具。(中国日报网 6月3日)
在“四纵四横”高铁网全面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的今天,慢悠悠的绿皮火车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我国仍保留了8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0余个省区市。
每一趟“慢火车”的开行、每一个站点的设立,都让老区人民离“今天”和“时代”更近。一趟趟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串联起了大山内外的两个世界,为因交通不便对走出大山望而却步的人们打开了一扇放眼看世界的“窗户”。
对于村民来说,“慢火车”不仅实现了他们摆脱贫困的梦想,更实现了他们走出落后的梦想。他们乘坐慢火车,将农副产品背去售卖,将春耕物资背到田间地头播种。而他们的孩子,则是坐着慢火车去往学校,学到知识和文化。慢火车让村民摆脱了贫困更摆脱了文盲状态,丰富了物质更丰富了精神,奏响了助推乡村振兴新乐章。慢火车的便利交通和低廉票价,成为村民的双重福利,成为将梦想载往彼岸的快捷通途。
高铁时代的“慢火车”见证了一代代人的成长和一个个村庄的蜕变,它以独有的温情呈现时,这正是中国铁路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诠释,更是一个个初心与使命的交织。如今,81对公益性“慢火车”每天穿行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偏远地区,坚守着使命,风雨无阻,驶过的幸福路上是浓浓的爱心和温情。(苏世远)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