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重庆:“新千公里”建设中大半采用BOT+EPC新模式(聚焦)

2013-07-04 21:41  互联网整理

  “十一五”末,重庆市启动“新千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建成后将形成“三环十一射多联线”的高速公路路网。日前,记者从重庆高速公路集团获悉,在重庆市“新千公里”建设中,共有900余公里是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新模式。其中,重庆高速公路集团参与建设的有近700公里。

  BOT+EPC模式是怎样一种承包管理模式?它是如何融资的?如何通过减少设计和施工中不必要的环节来降低成本?又是如何明晰合作双方安全质量责任的?记者为此专访到重庆高速公路集团相关负责人。

  

  沿江高速蔺市大桥

  

  采用BOT+EPC模式建设的沿江高速

  “三合一”模式确保多快好省 促进有效融资

  重庆高速集团副总经理、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办法》起草人杜国平介绍,BOT的本质是融资解决资金,EPC的本质是项目管理模式,两者相加的优点在于让施工方成为股东,整合社会资源、压缩招标和变更管理环节、明晰合作双方责任,从而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BOT+EPC模式中的关键在于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即允许投资人对项目工程进行总承包。”杜国平解释说,这种三合一模式下,在业主这个层面改变了传统建设管理的多招标、多合同、多单位、多事务、多风险等特点,把业主真正解放出来,去干业主该干的事,实现了投资人最关注的投入产出效益最优、成本最小、质量最优、进度最快。

  材料的集中化采购也将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过去每个合同段需独自采购储备钢材和水泥等材料,现在合并成一家单位,材料统一采购,节省了成本,”杜国平介绍,比如过去每个合同段通常每次采购材料约为200吨,而现在集体采购材料一次性就在1万吨左右,采购量大的优惠幅度可达15%。并且一次性采购也将降低5%-10%的物流成本。“传统模式,最后的实际投资往往超出概算10%-15%。而采取BOT+EPC新模式,会节省投资,成渝高速复线重庆段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施工方加强“主人翁”意识 工程保质保量

  重庆高速集团副总经理钟宁指出,BOT+EPC建设模式还将大型央企的资金吸引到了重庆,目前与集团合作的单位共有10家,包括中信集团、中交集团、中铁建、中水集团等建设领域内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由于重庆市地质地貌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而资金需求量极大。钟宁告诉我们,重庆高速集团与央企的合作采取“BOT+EPC”模式后,合作方作为项目施工总承包方兼项目公司股东,重庆高速集团实现了由政府投融资平台向合作投资者的转变,在引入央企注入项目资本金的同时充分发挥合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项目建设的管理和运营效率,增强项目建设的质量、成本控制效果,并从机制上保证集团员工在项目建设中廉洁从业。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