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实干成就中国梦 创新引领新篇章

2013-08-09 11:30  互联网整理

2013年江南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以“学习践行十八大,青春共铸中国梦”为主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的 要求,深入理解 总书记提出的“实干成就‘中国梦’”的重要指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学院分团委特组织江南大学“青春三下乡”省级重点团队赴江苏省宿迁市组织开展校地实践交流活动。

通过建立校地社会实践基地,以苏北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层社区法制状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等为调研实践课题,深入基层一线,扎实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鼓励学生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焦点问题,关注人类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百姓疾苦。同时以江南大学社会实践三十周年为契机,鼓励学生回顾三十年来我校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社会实践,增强透过现象剖析本质的能力。在十天的社会实践中,前三天分别对苏北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层社区法制状况等展开调研工作,之后七天由支教组成员在宿迁曹集乡小岭村留守儿童法律课堂完成了七天的支教活动,并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整个实践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志愿服务热情,回报服务社会,并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使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长期以来宿迁市大学生村官以完善的制度、惊人的成就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自2007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重大决策以来,宿迁市宿豫区先后共选聘276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五年中,他们牢固树立“三当四特”的工作理念,把大学生村官“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当 人才来使用、当自家孩子来对待”,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特殊的待遇、搭建特定的平台、创设特色的载体,建立特别的制度,紧密联系实际,以推动创业富民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持续不断的外力注入和创业富民的内力激发,取得了村官自身得锻炼,广大村民得实惠,基层组织得加强,地方经济得发展等四个方面同频共振“四大效应”。在参观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了经济财富,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富裕了一方百姓。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我们相信他们在自己的任期内一定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社区工作实践中,我们来到了宿豫区顺河镇,它座落在河清水秀、百业正兴的宿豫城区,背依古老的京杭大运河,顺河镇不仅是宿豫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之地。我们走访的雨露社区居委会创新性的以“文化进社区、文化促和谐”为工作理念,注重“规划、环境、载体、活动”的建设,全方位的搞活社区文化,由此获得了 、省级的各类先进单位评比奖项;林苗圃社区居委会致力于建设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不断创优创业环境,引领居民进行创业。目前,境内基本达到清洁池塘、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目标,并建立了环境保洁长效管理机制,成为整治型、生态型、观光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亮点工程;陆河社区居委会正朝着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新村”目标而迈进。访谈中我们问了陆河社区党委书记王春明一个问题“大学生村官既要到乡镇任职,又要忙着创业搞活一方经济难道不觉得很辛苦吗?”,王春明回答说:“我不觉得这样,虽然干这些工作会面临很多困难,但我不觉得受苦,因为干部的辛劳就是百姓的福份”。话语虽然朴实,但使我们受益匪浅,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他的内心当中,同样也在激励着我们青年大学生要树立创业富民的理想以及服务村民、服务社会的坚定信念,以此来立于基层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