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管理系统中信息录入不造假?“有专人随时抽查,造假要追责。”茶坝镇杨柳村帮扶干部陈海容介绍,“比如系统显示送了贫困户两只羊,实地去看不是这么回事,就要担责。系统倒逼帮扶干部不敢走过场。”“有了数字系统,村里与流动党员的联系更紧密。”观音井镇万寿村村支书王学伟,对村里5名流动党员外出地、联系方式、从事工作等信息了如指掌。“在陕西的流动党员张云生去年底通过数字系统了解到村里的最新情况,带动投资6亿多元回乡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度假项目。”
数据共享
提速农村产业发展
“以前农村分地、界线界定等用的是土办法,出入大,生出不少矛盾。”蔡宗权说,而“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是在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的基础上立起来的,哪家多少地、界线怎么划在遥感地图上一清二楚,再也没有矛盾。
该系统更提速农村产业发展。“实现了不同空间的牵手。”在吉林打拼的赵令想回乡搞水蛭养殖,但每次来回要3天,项目拍板至少需6次考察,时间和空间距离令他犹豫不决。关公乡党委书记廖孝全得知情况后,通过数字农村管理系统把该乡适合发展水蛭养殖的水域遥感影像截图,并配上相关水域的用地状况、涉及农户等信息发给赵令。经过网络、电话沟通,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去年,赵令派专家到关公乡实地考察后,当场决定投资2亿元流转5000多亩水田和旱地,发展水蛭养殖和雷竹种植。
赵令的6次考察变为1次敲定合作,使关公乡4个村近600户村民今年人均纯收入有望增加千元。“下一步,将增加气象、矿产、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等信息,构建全区涉农大数据,最终实现数据高效利用,推进农村转型发展。”恩阳区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张治国表示,除扶贫工作外,“恩阳区数字农村管理系统”还将助力农村的产权、户籍、金融、组工等诸多领域的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