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巴中市在城乡提升上奋力突破
漫步在恩阳区茶坝镇朱家营村,一栋栋整齐划一的巴山民居分布在村部旁,在村部小广场上,10多位大妈正在练习坝坝舞;广场的正对面,村里的主导产业莲藕一眼望不到边……像这样散发着生机与活力的小村庄,在全市已有上千个。
随着全市城乡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城乡面貌有了根本改观,城里富、乡下穷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城市美、农村靓的面貌正在逐渐形成。
A完善功能让城市更宜居
7月7日一大早,难得的雨后晴天,家住通江县宏霞国际的伏俊英和丈夫便带着孩子来到壁山森林公园游玩,一家人沿着龙洞沟入口拾阶而上,走走停停,有说有笑,悠闲自在。
“现在好了,家门口就有森林公园,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伏俊英说,自从森林公园建好后,自己经常带着孩子来爬山,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她口中的壁山森林公园,是通江县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旨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而在距离通江县数十公里外的巴城南环线,建设工地上异常繁忙,数十名工人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正在进行扫尾工作……预计今年通车的巴城南环线,将有效缓解巴城与恩阳、经开区的城市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
通江壁山森林公园、巴城南环线建设项目的背后,是全市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为达到宜居宜业要求,全市城区按照“科学规划引领、积极稳步建设、依法依规管理”的工作思路,先后建设了巴河水景观工程、天星桥水库等一大批民用基础设施项目,为城区功能品质提升、景观形象改善、民生保障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宜居奠定了基础。
B坚持特色让集镇有活力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同时,全市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也在同步推进。在巴州区化成镇,依托“两山一湖”旅游资源和毗邻市区的区位优势,全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如今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前去化成镇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游客带去的不仅有欢声笑语,还有当地群众关心的收入。一位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店主介绍,旺季一天就能有6000多元的营业额。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在南江县长赤镇,全镇把教育作为富民兴镇的主导产业来抓,在刚刚过去的6月,长赤中学再创佳绩,再一次让长赤镇赚足了眼球。
“看起来我们是主抓教育,但教育却盘活了全镇的资源。”长赤镇相关负责人说,得益于优质教育,如今长赤镇常住人口增多了,相关配套产业也发展了起来,生活品质有了较大提升。
而同样在南江县,兴马乡在发展产业上则因地制宜选择了金银花,现已规范栽植金银花8200亩170余万珠,覆盖全乡16个村,实现年产值2000余万元。
“坚持特色,错位发展”。秉承着这样的发展理念,巴州区化成镇、恩阳区柳林镇、通江县铁佛镇等集镇才能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引领产业、经济、物流、人口不断向集镇集聚,让集镇充满生机活力,也促进了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教育、医疗等相关产业的完善,为群众在本地生产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C统筹发展让农村更靓丽
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一直是全市城乡提升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全市不仅在资源分配上注重向农村倾斜,还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打基础、建新居、兴产业、正民风,不断把乡村振兴的要求从目标变为现实。
恩阳区茶坝镇三石村,通村道路、自来水、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就连全长6.2公里的社道路也已全面硬化,居民出行不再难。
通江县至诚镇盘石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全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已种植中药材1100亩,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还帮助村民人均增收数百元。
巴州区枣林镇漩滩村,富起来的村民不忘改变村里的陈规陋习,村“两委”创造性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家庭卫生大家看、大家评、大家比,家庭环境卫生逐渐从“脏乱差”变身为“净齐美”。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如今的巴中农村,完备的水、电、气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已是标配,一些村庄的人均收入、生活环境、配套设施都已与城镇相当,许多常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良好的发展势头,纷纷回乡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人才和资金动力。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紧抓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增加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备,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助推全市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把城市做优、集镇做特、农村做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