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川区确保特殊群体学生公平接受教育
每到寒假,通川区城市少年活动中心区三小中心便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校每天安排20余名老师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功能室里,留守儿童在老师指导下开展阅读、书法、绘画、象棋等活动;操场上,留守儿童在教练指导下练习田径、乒乓球、篮球;教室里,留守儿童在老师辅导下愉快地做着寒假作业。虽然天寒地冻,但城市少年活动中心却一派热气腾腾景象。
像这样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还有很多。如罗江八一希望学校组织洞巴村小学生逛达城,通川区二小北岩寺分校组织留守学生到火烽山游玩,通川区金山小学组织留守学生畅游莲花湖……
近年来,通川区通过出台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办法、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立乡村少年宫和城市少年活动中心等措施,确保特殊群体公平接受教育。
有效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发展规划,依法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西罡学校为例,进城务工子女就读人数,2013年上期527人,下期529人;2014年上期818人,下期801人;2015年上期达到912人。近年来,全区包括示范校在内的10余所学校共接收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数万人次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学上。
做好“三残”儿童少年关爱工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施方案》等办法措施,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体,以随班就读为重点的“三残”儿童入学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和扶残助学相关政策。
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加强“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通过登记制度、结对帮扶等制度,组织“爱心妈妈”、“童伴妈妈”“代理家长”和志愿者等与留守儿童结对,进一步完善了“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同时,依托乡村少年宫平台,通过组织开展主题班队会、书画展、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为留守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其健康成长。目前,全区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2所,建成城市少年活动中心1所。
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免、补、助、奖”全方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责任编辑: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