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带来更多“获得感”

2016-02-02 09:18  四川日报

  四川“9+3”免费职业教育带来更多“获得感”

  洗车、当服务员、上山采蘑菇……因为家里经济困难,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藏族娃朗色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四处打工。在近4年打工的过程中,她深深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但读书对她来说是一种奢望。“做梦都没有想到,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圆了我重回校园继续求学之梦。”

  2009年,四川启动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该省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7年来,近5万名藏区学子圆了求学梦。2014年,比照藏区“9+3”免费资助政策,四川省又启动实施了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1万余名彝族青年也因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2016年起,四川将“9+3”免费教育计划的有关资助政策逐步惠及全省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宜宾市已在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启动本地“9+3”免费教育计划,宜宾市少数民族及13个少数民族乡户籍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可享受免费职业教育。

  免费教育,圆了求学梦

  “‘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就像黑夜里的一道曙光照亮了我的生活,我又可以读书了”。2013年,四川省木里县博窝乡向牙查村的拉初从县民族中学毕业了。她很想继续读书,可家里交不起学费,所以她只能去打工,或者像姐姐一样在家务农。正当失落之际,老师来到家里向她宣传了这项民生工程。“让人欣喜的是,政府为我们这样的藏区学子提供了资助,3年学费全免,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入学当年还有300元冬装费,往返学校车费也能报销。”不仅包吃、包住、免费读书,每月还有补助,政策的春风让拉初重新走进校园,成为成都铁路卫生学校的一名学生。

  四川是我国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贫穷是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学子求学的“拦路虎”。

  为此,四川省于2009年探索实施了免费中职教育计划,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经费保障体系,从2009年至2015年统筹安排“9+3”计划经费20多亿元。

  来自凉山州雷波县雷池乡甲窝村彝族小伙甲拉曲古,是2014年首批享受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惠民政策的学生,他细数了政策优惠:免除3年学费,每年2000元;补助生活费3年,前两年每年3000元,第三年1500元,不足部分可通过工学结合、定岗实习获得报酬;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3年,每年1500元;在内地中职学校就读的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应缴的保险费由国家承担;新生入学当年一次性补助冬装费,每生300元;学生毕业当年一次性补助所在学校就业工作经费,每生500元。“当初选择‘9+3’免费教育,主要是为节省家庭开支,掌握一技之长,早日为家人分忧。”在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甲拉曲古说。

  “9+3”计划实施以来,内地先后有90所优质中职学校、5所高职院校承担了藏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藏区“9+3”学生近5万人;有33所中职学校承担彝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彝区“9+3”学生1万余人。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9+3”免费教育这一职教新模式弥补了民族地区职教“短腿”,做到了应读尽读。学生中近九成来自农牧民家庭,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藏区、彝区部分学生因贫而失学的问题。

  就业创业,改变人生路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