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800到52,跨越了两位数的数字变化,是这个城市24年来累积的进步:
1988年的台风快进快出,气象监测手段跟不上它的变化,于是仅仅一天多的时间,杭州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24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气象监测对“海葵”从生成那天起就有了密切监测,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均可全盘掌握,甚至已能轻松地调侃它为“最帅的台风”。
监测手段的创新,固然是改变的契机,但更重要的是对于台风,24年来政府在防台理念、应急机制上的更加成熟。以前是抗台,现在更多是“避台、防台”,不再是人定胜天,而是“以人为本”。有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才有了“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的决策勇气,才有了“不死人、少伤人”生命至上的救助前提。
为防范台风“海葵”,杭州市如临大敌,3000工地一律停工,近20万工友连夜转移到各个安置点;一纸放假令,让兄弟城市交口称赞,也让更多行人规避了出行的风险。
更多的防台措施有条不紊进行着:西湖抽水,虚位以待;行道旁的树木,几乎都用三角钢加固;路边危险的广告牌一律拆除;几乎每个社区门口,都贴上防台通知,广播中,电视里,手机上,来自各方的台风预警信息轮番传递;哪怕在看奥运,大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也都是“海葵” 动态以及需要注意的温馨提醒。
……
尽管“海葵”没有想象中强烈,但这些措施都保证了防患于未然,也让“海葵”过后的杭州,相对平静。
这些点滴的背后,是政府公共应急机制在高效运转,是全社会防台意识在一步步树立。
一位住进安置点的临安村民说,我现在感觉很安全。
在天灾面前,最难得的就是这种安全感。(张彧 肖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