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省级财政连续两年分别安排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012-12-16 11:02 川北在线综合报道 A+ A-

  近日,今年第二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名单开始公示。项目如通过最终审定,将获得200万元至50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2011年和2012年,省级财政连续两年分别安排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如此支持力度在全国并不多见。大额财政资金旨在撬动什么?

  撬动企业加大投入

  企业的行动是直接的回答。

  获得1800万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后,武汉毅恒重工有限公司在川公司决定追加投资4亿元,建设大型数控机床和桥梁钢结构件项目;长虹在完成智能电视项目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投资3.3亿元,建设面向智能信息终端的规模化云服务生态建设;完成第4.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生产线ADS产业化项目建设后,承接产业转移而来的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低温多晶硅显示技术,继续投资2.8亿元建设第4.5代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生产线产业化项目……

  “财政资金作引,就是希望引导企业加大投入,迈向更高的技术、产业高端;同时也引导传统产业等领域的企业转向新的发展领域。”省经信委新兴产业推进处相关负责人认为,财政资金的投入,能有效推动项目实施,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突破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促进创新性产品产业化和规模化。

  带动要素保障倾斜

  今年第一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140个项目,目前已获下达资金13.375亿元,预计年底前有8个项目投产。

  2011年支持的100个重大项目,已有46个项目竣工投产或进入项目建设收尾阶段。据测算,2011年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46个已完工项目达产后,可新增销售收入1187亿元,利润130亿元,税金80亿元。每万元财政投入拉动项目投资70万元,带动形成近200倍的新增销售收入,约13倍的新增税收。

  但是,“钱”带动的并不仅仅是“钱”。

  2011年以来,我省已有自贡、绵阳等地出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德阳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内一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德阳、绵阳、宜宾、广安等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各地已到位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近6000万元。

  此外,为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省经信委、人行成都分行将联合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财政资金的投入也带动各地、各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的支持,我省初步形成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整合聚集的发展趋势,资金之外,土地、能源等要素保障也纷纷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

  带动企业科技创新

  通过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我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的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从2011年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的46个已完工项目看,共突破204项关键技术,取得367项应用专利技术。也同样是在这46个项目中,开发的新产品和新型号相关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以上的有245个,其中国际领先的36个,国内领先的124个。

  众多科技成果的涌现,也为企业、院校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今年7月,长虹公司联合省内外26家院企成立我省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四川智能电视产业联盟成立,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立四川智能电视产业园,并逐步建成智能电视产业生态环境,并将以智能电视为中心,完善云服务技术,强化黑白家电融合控制,实现端云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随着我省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项目的完成,创新驱动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报记者 董世梅)

 

[责任编辑:张易川]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互联网 交通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