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南充市顺庆区李家镇三百年古镇将重现辉煌(2)

2017-06-16 08:28 南充日报 A+ A-
    原标题:三百年古镇将重现辉煌——来源:南充日报

    雨霁初晴,崇仙景森林公园满目葱茏。站在山头俯瞰,脚下的顺庆区李家镇宛如绿海中的一艘大船,四围绿树环抱,房屋鳞次栉比,街道纵横交错,人流熙熙攘攘,一派繁盛景象。兴起于明代,繁盛于清朝,中落于近代,如今,乘着建设全省商贸物流型特色小城镇的东风,这个曾经商贾云集的“旱码头”将重现辉煌。

    A 兴场三百年 古法制盐享誉南充

    据《南充县志》记载,李家场镇兴起于明朝,清代迁至李家盐井。民国元年(1912年)改场名为李家,至今已有三百年以上历史。

    “自古以来,李家镇就是商贸集散中心,俗称旱码头。”该镇党委书记周大勇介绍,李家镇是南充的北大门,为“鸡鸣三地之所”,与西充、南部毗邻,交通条件优越,自古就是南充重要的贸易集散中心。

    “旱码头”的由来,并不仅仅因为李家镇处于交通节点,还有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地下产盐。

    “打开金黄井,哗哗流黄金。”这是一句当地人耳熟能详的老话。在李家场镇周边,分布着大大小小10余口盐井,这其中,以金黄井为最。盐井所在村落也顺理成章地称作金黄井村,距离场镇只有1公里。

    走进金黄井村,古老的盐井大都已被泥土填埋,井沿石长满青苔,但井口依然光滑圆润。村中有一处数百平方米的空地,人们称其为晒盐坝。置身其间,恍惚中人来人往,取水的、晒盐的,一派忙碌场景。

    “过去,金黄井进进出出的人多得很,一天不断线。”72岁的村民刘孝勇回忆,小时候,村里的大人都忙着制盐。制盐用土法,全程由人力完成,分取水、晒盐、煮盐等步骤。盐井很深,开口狭小,聪明的村民想到了一个办法———就地取材,用竹筒取水:砍下整根竹子,把中间的竹节打通,一端用牛皮半封口。取水时,把竹筒插进盐井,在外力作用下,牛皮张开,水进入竹筒。往上一提,牛皮闭合,盐水就这样取上来了。经晾晒、煮沸等程序后,亮晶晶的食盐显露真身。“做好的盐不仅销往南充,南部、蓬安等地的盐商也来买。”刘孝勇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村里才停止制盐。

    B 一座“父子桥” 讲述朱德与父亲的父子深情

    场镇北约1公里处有个郑家沟,是顺庆区与南部县的交界处,两地各有一条小河在此汇合流向嘉陵江。一座石桥立于河上,名为“父子桥”,据说朱德曾多次走过此桥。老人们回忆说,早年,朱德曾在顺庆府求学,从其老家仪陇马鞍到南充,这里是必经之地。河上的老桥已经坍塌,行人只能踩着桥墩过河。朱德的父亲担心儿子的安全,每次都会背着行李带朱德上学,来回奔波,甚为辛苦。父子深情感动了当地乡亲,人们在垮塌的桥旁边建起了这座“父子桥”。除此之外,李家境内还有崇仙境、庞家痷等10余处历史遗存,高家沟的李氏制古琴已入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 实施两个重点项目 要当乡村旅游排头兵

    阳光斜射在李家场镇外的潆新路、潆盘路边的绿化带上,新撒的花种已有嫩芽钻出。场镇外小河边的一片开阔地上,挖掘机正挥舞着铁臂,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来回穿梭,新的雨污管网铺设已接近尾声。加上正在实施的现代农业项目、商贸街改造项目等,李家镇犹如一个大工地,全省商贸物流型特色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

    “2016年,我镇被列入全省‘十三五’商贸物流型特色小城镇发展名录。”镇长刘大斌介绍,李家镇处于潆新路等6条公路(2条即将开建)和兰渝铁路构成的交通网络之内,现有常住人口2.4万,场镇有商贸街区23条,各类商业机构200余家,全镇商贸物流业总产值达2.6亿元,约占全镇GDP的45%,并跻身全省商贸物流型特色小城镇建设名册。
[责任编辑:晓蕊]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互联网 交通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