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30万电动车回老家被BBA鄙视了 下沉市场汽车消费现状
春节对很多在大城市打拼的县城人来说,开什么车回家是个纠结难题。在家乡小地方,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衡量一年打拼成果和面子的象征。在攀比氛围下,车越贵越有面子,“车钥匙”成了评判标准。
这几年,新问题让返乡年轻人犯难。花三四十万买的新能源车,比部分BBA还贵,却得不到乡亲认可。在村里人的认知里,烧95号汽油的奔驰就是高端,开BBA的不是高管就是老板。像问界、蔚来、理想这些充电就能跑、智驾领先的品牌,即便价格超入门级奔驰,也没被高看。有人夸车的大屏、科技感,就有人泼冷水,说城里打车的电动车很便宜。
春节期间,有人开着Model Y回农村老家,车上的大屏幕吸引了邻居围观。得知车价30万,车主很自豪,因为这在当地能买套房,亲戚邻居也觉得车主混得好。同学聚会上,新势力车型更成话题中心,同学们对其科技感赞叹不已,新势力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远超BBA。
同样,开小米SU7回老家的车主也备受关注,他家的车位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很多年轻人跑来拍照、体验。小米品牌宣传广,大家熟悉其产品,长辈试驾后也认可车辆的乐趣和智能化。
但不是所有新势力车主都如此。有人开问界M7进村,却没得到想象中的风光。街坊邻居反应平淡,有人夸车后就有人反驳说电车在农村不实用。话题很快转移到开奔驰的人家,那户开奔驰入门级A180L回家,成为焦点,问界M7虽贵10万,却仍比不过BBA在老乡心中的地位。
在农村,开高端新势力车很难彰显身份。不懂车的对电车概念模糊,懂车的年长人群更认可BBA。在下沉市场,想靠车挣面子,选BBA更稳,开新势力车受关注与否得看运气。
小镇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
下沉市场对汽车品牌的评价差异大,选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受多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普及存在南北差异,北方乡镇普及慢,长途出行人们对电车续航有顾虑;南方旅游城市则电动车多,没续航焦虑,租车数据也显示南方新能源订单多。
充电设施不完善也制约了下沉市场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三线及以下城市公共充电桩少,自家安装困难,成本高、物业和邻居反对等问题频出。
新能源车普及还与当地消费水平相关。欠发达乡镇绿牌车多是网约车,购车预算低;相对发达的下沉市场新势力发展快,很多家庭会增购电车代步。
总体而言,当下下沉市场汽车鄙视链是BBA>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不过年轻一代观念在变,新势力也在积极布局下沉市场,未来这场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领域争夺战,结局值得期待。#年轻人第一辆车有必要买bba吗#
[责任编辑:毛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