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从暴雨后看故宫无积水 揭秘故宫为何未发生过暴雨积水的灾难?(2)

2016-07-22 00:17  趣历史

  宫中取暖设备有两种,一是炭盆.二是地下火道。火道一名火炕,是和建筑连在一起,在殿内地面下砌筑火道,火口在殿外廊上。入火道斜坡上升处烧特种木炭,烟灰不大。

  火道有蜈蚣式及金钱式,即主干坡道两旁伸出支道若干,这样使热力分散两旁,全室地面均可温暖;火道尽头有出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洞散出。这种办法在皇宫中一直使用了四五百年。在殿内地面上则利用炭盆供热。由于宫殿高大,为了冬季居住得舒适,凡是寝宫都利用装修隔扇阁楼将室内高度降低,将殿内空间缩小,即所谓暖殿暖阁之类。
  每年冬季来临前夕,即阴历八九月,有关太监就着手过冬准备。先通火炕口,烤干湿潮气等。

  顺便再谈一下宫中采光。宫中采光只靠菱窗小洞,光线细微。此外.只能依靠宫灯,点蜡。到了十七世纪初期,玄烨成立养心殿造办处,设立多品种工艺作坊。其中有玻璃作坊。估计宫殿安装玻璃窗应在此时。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开始经营在一四〇六年,一四二〇年建筑完成,到现在已有五百多年了。

  从宏伟的皇城正门——天安门起已是宫殿的开始,再往南伸长到中华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是皇城的前门)的千步廊,往北到屏幢全宫的景山,都是和宫城宫殿联成一个整体的,布局伟大,是一座规划整齐的建筑群。

QQ截图20160106144216.png

  从国内现存的古建来说,还有千年左右的古建筑,在时间上比故宫早得多,学术价值自然也很大,考古家都十分重视。但这些分散在地方上的古建筑,大都是一座庙或一座塔,比起故宫有所不同。故宫位置在首都北京,有上万间辉煌完整的宫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总结性的杰作。每年有着二百万人参观,包括来我国的国际友人。故宫的建筑除学术价值以外,在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意义上起了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它、爱护它,保持它的完整并使之延年。

  在皇城正门内的建筑,像劳动人民文化宫(明清两代的太庙)、中山公园(明清的社稷坛)不计算在内,只就紫禁城以内来计算,它的面积是七十四万多平方米,建筑物有八千六百六十多间,在建筑布局上是分中路、东路和西路,在封建王朝使用上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中路即中轴线部分,主要宫殿是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及御花园。东路有文华殿、文渊阁、宁寿宫等处。西路有武英殿、慈宁宫、寿康宫、寿安宫、英华殿等处。三大殿与文华、武英两组建筑是属于外朝部分,乾清门以北是属于内廷部分。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