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虎毒不食子! 王莽为篡汉竟杀子作秀

2017-04-16 15:59  川北在线整理
  原标题:虎毒不食子! 王莽为篡汉竟杀子作秀

  王莽篡汉后的“新”朝 只维持16年就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王莽篡位后,建立“新”朝。按照王莽之前的设想,他在称帝后首先要对西汉的制度进行整改,以便对底层农民公平。但当王莽刚刚实行完他整改的制度,准备着手建立一个永不覆亡的“新”朝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却接踵而来。最终,“新”朝灭亡。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王莽正是被他所要帮助的人——农民所杀害的。王莽的“新”王朝仅仅维持了十六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那么,王莽的“新”王朝为何仅仅维持了十六年就灭亡了呢?
 
  第一
 
  原因1:王莽篡位。王莽篡位后的“新”朝朝廷中,原西汉的官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王莽篡位的行为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于是就经常劝说原西汉诸侯王发动起义,推翻“新”朝。一般当王莽听说这种事时,就会以“叛国罪”为由将他们痛打一顿。而“新”朝的官员又很瞧不起他们,戏弄他们为降官。于是在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之时,他们趁王莽出城巡游之际,发动了兵变,一举占领了全城。迫使王莽只能流亡于别城,居无定所。
 
  原因2:严重的等级分化现象。王莽在宴请群臣时,有明显的等级分化现象。例如,“新”朝的官员可以坐着;原西汉的官员,只有王莽让你坐,或者你哪里不舒服必须要坐时,才可以坐。而在上朝时,晚来的“新”朝官员可以“插队”至早来的原西汉官员,先向王莽报告情况。这种严重的等级分化现象令原西汉官员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当起义军攻入“新”朝首都时,所有原西汉官员几乎都大开城门迎接起义军。(尽管他们不是原西汉官员所领导的起义军)
 
  第二
 
  原因1:货币种类太多,物品贬值速度太快。王莽在位期间,先后进行了四次钱币整改行动。这些钱币农民们普遍不适应,还是愿意使用原西汉时期的货币。但商人确是用王莽制定的钱币定价的,导致物品越来越贵。农民们很反感,曾经还闹出过一次起义。(次数不多。因为农民们知道,再怎么起义,最终也是要被镇压下去的,不如就默默地接受这个现实吧)王莽知道后,又决定改回原西汉时期的货币,以安定农民。但此时的物价已经涨得很高,钱币贬值得非常厉害。再做什么补救措施,也都无济于事。
 
  原因2:任用商贾。王莽为了保持“新”朝经济实力的稳定,决定沿用原西汉时期的商贾来管理农民土地分配问题与商业问题。但这些商贾们往往都是只认钱,不认人。谁交的钱多,谁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谁如果不交钱,不但不给他分配土地,反而会扣除他的土地。这样就导致了富人们越来越富,穷人们越来越穷。越来越富的富人们还要不断地压榨越来越穷的穷人们。致使许多农民没有饭吃,就聚在一起,共同到富人家去抢。使得“新”朝的社会危机越来越大!
 
  第三
 
  原因1:挣不着钱。商人们都是出来做生意的,结果由于王莽实行的改制,导致物价变高,商人们也不得不增加商品的价钱。这样一来,购买商品的人就越来越少,商人们也就挣不着钱。但王莽还定期派人来检查每个商人的收入,(比如说一个商人在一个月内必须要达到规定的收入额才行)一旦发现商人的收入额比规定的收入额要少,就会扣他的钱。这样就使商人不仅挣不着钱,还要“付出”钱。(在当时,如果投机取巧是 不行的)最后就会使商人也和农民一样,越来越穷。商人们为了生存,参加了起义军。
 
  商贾的贿赂。商贾就是富人,他们经常会贿赂商人,让他们交给自己一部分钱,然后帮他们招揽生意。这种情况在“新”朝初期还可以实行;但到了“新”朝后期,由于物价变高,购买东西的人也越来越了,这就使商人亏了本。而且王莽还经常派人向这些商贾们查账,一旦发现以前和某个商人的贿赂记录。富人罚款,商人抄家。富人交几个钱也就没事了,但商人一旦被抄家就意味着自己已经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没钱了。(以前如果急需用钱,可以把家里的传家宝进行抵押,换点钱救急。可是现在就不行了)这同时也看出了“新”朝的等级分化不仅出现在朝廷中,也出现在生活里。
 
  第四
 
  原因1:常年征战。王莽经常命令部队去攻打“新”朝周围的其它部落,而且部队刚返程回来没多久就还要去出征。所以每次只要反程一回来,士兵们都会和家人一起庆祝自己活了下来。同时也企盼下次出征时,不要战死。但战争是不能不死人的,每次返程回来,都会有许多士兵牺牲,又会有许多青年入伍。这样下去就会使“新”朝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军队中的逃兵也越来越多,战斗力也随之下降,战争就会失败。战争失败后,王莽又命令出征——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
 
  六、
 
  人总是要为子孙的,你贪钱也好、夺权也好,总是要把这份家业传给子孙。否则你一个人,一个身子一张口,你能穿多少、吃多少?费那么多事,淘那么大力,总要留点什么,让子孙沾光受润吧!所以当古代的太监乱政害人,一心往怀里扒拉钱财时,人们就摸着脑袋想不通:你一个阉人,无子无孙的,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其实这么想,还是不了解人性。
 
  我记得一部电视剧里,一个贪太监要被处死了,另一个大贪官也是这样问他的。太监懊丧地道:我就是因为没儿没女,这一辈子如果不再捞点钱,不甘心啊!
 
  这就是一个心理因素,人活着,毕竟不是草木,有种种需求与欲望,有所得必有所失,想有所为,则必有所不为。
 
  如果他意念太强,相比之下,子孙倒成身外之物,不是他考虑的根本了。
 
  甚至他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精神需求(请注意,不是物质需求!),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尤其是在权势面前,亲情也能贬值呢!
 
  王莽就是这样的情况。而且他是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
 
  七
 
  王莽不贪钱,但他贪慕权势。
 
  如果我们把“篡汉”作为一种犯罪行为的话,子女却是他“犯罪”甘愿付出的“成本代价”。

  头一个为王莽的“皇帝梦”献身的,是他二公子王获。
 
  王氏本是汉成帝母家的外戚,因为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做了太后,王氏家族在成帝朝权势煊赫,王凤、王根、王莽相继担任辅政大臣,一门出了十侯。可是,外戚之盛如夏日的浮萍,外戚不是乔木,他们到底只是依附于后宫的,一旦皇帝换了一位来做,就有一朝新的外戚起来,而前朝外戚马上就过气了——他们的权势很不稳固。
 
  成帝死后,没有子嗣,由他侄子哀帝继承大位,哀帝自然要重用他母族和后族家的亲戚,王氏的好日子就到头了。热闹了没几天,刚刚尝到权势甜头的王莽,就被解除职务,回乡休养。
 
  一朝天子一朝外戚,这是西汉政治的规律,也是西汉外戚的宿命。此事要搁别人,也就认命了,放弃了,不管怎么说,也快活了些年,值了!可王莽是“权力动物”,没有权势,他吃不下喝不下,每日深思袅袅,都在皇都。他不甘心,要重新爬回权势的顶峰。
 
  他对此很有信心,因为他除了外戚的身份,还是那个时代 的贤人——好比今天上过《感动中国》,还上过春晚,非常知名,微博粉丝达到千万级别(活的、死的,都有!)。
 
  王莽从做儒生时起,就刻意“求名”,说明他是一个非常重视“精神需求”的人。而且他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由于他父亲早亡,在王氏家族里属于边缘人物,相对于血缘的根儿,他的名声对他的意义更为重大。事实上,他也是因为名声鹊起,而在王氏家族中崛起的。“王莽谦恭未篡时”,是他的政治策略。可见王莽是一个异常理性的人,非常善于借势,对社会运势具有极强的把控能力。
 
  经过十余年的经营与积累,王莽在社会各阶层都拥有巨大的声誉——在两汉时,士人的名声,是除了家族出身以外最为重要的政治资本。

  过去,王莽从中受益匪浅,如今仕途受挫,他借外戚的身份上爬的云梯忽然被人撤了,他就更需要加重他声誉之价了!

  他必须做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时代背景,在两汉,尤其是东汉时,人们为了求名,会做出令人惊诧的非常举动。也就是说,王莽杀子,不孤也)!

  正当王莽踅摸机会的时候,二公子王获因一件小事杀死家奴,无意之中撞进王莽的枪口。“砰!”他亲生父亲毫不迟疑地扣动扳机:勒令王获自杀谢罪,为奴偿命!

  西汉实行奴隶制,世家大族多蓄家奴,奴的社会与法律地位都低于平民。说白了,奴的命,不值钱!所以二公子敢轻易杀奴。不想王莽竟然勒令杀主给奴偿命。

  这样的“平等”意识,已经超越那个时代,难怪有人说,王莽是穿越人物。

  王莽心里不痛吗?如果按一般的舔犊之情来说,应该是痛的。但他急于重登云端,咒念太盛,也只有硬生生将痛压下了。所以史书说,王莽是“匿情求名”,“匿”这个字用得很精辟,对王莽来说,在权势中沐浴,是最痛快之事!亲情小痛,算得什么!

  八

  不出意料,王莽在舆论场投入那枚重磅炸弹后,很快,社会舆论都在召唤他——那时,西汉国势日衰,亟需一位“圣人”,王莽如此公正无私之人,岂不是当代的大圣人?后来他几乎没有阻力地篡汉,也是这种舆论将他推上去的。

  想想,牺牲一个儿子,值不值?

  王莽挟重名回京,其实哀帝并不愿意如此,是迫于舆论压力,因此时刻防范着他。胡汉三虽然回来了,但也难有所作为。

  可是王莽偏偏好运,哀帝很快就死了,而他的姑妈王太后还在后宫,姑侄遂趁哀帝驾崩,联手扶立年仅9岁的平帝为帝;为狙击新的外戚,他们禁止平帝之母卫姬及其族人进京,王莽还将自己的长女嫁于平帝为后,这样他就成了新天子的岳父,他通过外戚的“借壳上市”,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王莽做的这些事,他大公子王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王宇见父亲欺天子年少,凌压其母族,皇帝现在年纪小,被人玩弄,他没意见,他将来长大了,醒悟了,难道不会报复?那时,王氏恐怕难逃灭族的命运。

  但王莽是异常顽固的,他清楚他在做什么,而王宇不知道。王宇劝了几次没效果,就伙同他师傅吴章和妻舅吕宽,决定“为惊怪以惧之”。他准备了一盆狗血,趁月黑风高,泼到自家府门之上。可不幸计划败露……

  王宇没想到,他跟他二弟一样,正好撞在绝情的父亲的枪口上。

  因为王莽知道很多人反对他,正想机会除灭反对者呢!不想这个机会,是他忤逆的儿子给的。他马上下令,处死王宇夫妇。这样在辗转杀人,就理直气壮了!

  王莽上奏朝廷说,“(王)宇为吕宽等所诖误,流言惑众,与管、蔡同罪,臣不敢隐,其诛!”他自比周公,将反对他的人比作西周初年参加“三监之乱”的管叔、蔡叔,借王宇案诛灭了平帝母氏一族(只有平帝母卫姬一人没杀),并穷治吕宽之狱,将京城、郡国所有异己分子一网打尽,“连引郡国豪桀素非议己者”,“死者以百数,海内震焉”。

  王莽向儿子、儿媳借头,彻底清洗了政治对手。他也不担心女婿平帝报复,公元6年,他直接平帝毒死,不久后将大汉江山也夺过来,由他做了“新朝”的皇帝。

  九

  这位“新”帝,已经杀死二子,还让亲生女(平帝后)做了寡妇。

  不要紧,他还有两个儿子,一个王安,一个王临,都是王皇后所生。王临还一度立为太子。

  如今皇子们都安全了吧?不然!

  那位太子首先完蛋。

  这王临不是好人,当时王皇后生了重病,他竟借着“侍疾”的机会,和一名宫女勾搭成奸。可不巧,这名宫女早已被王莽染指。父子同采一朵花,未免要出大事。

  王临深知王莽薄于父子之情,担心奸情败露,难逃两位兄长的命运。一不做二不休,他干脆与宫女合谋,趁王莽来探病时,把父亲杀死。皇帝他来做。

  王临只为杀父自存,完全不考虑母亲垂危。而王皇后因为二子被夫所杀,早已“涕泣失明”,现在也不剩几口气了。她只好在病榻上眼睁睁看着,这回到底是夫杀子,还是子弑父?

  最后的结果是,王临的计划被人告发,被王莽赐死。

  王临却硬气,父亲赐他毒药,他偏不肯服,而是举刀自刺而亡,血喷了一地。

  王莽是很珍惜羽毛的人,他不愿意外人知道宫里差点发生弑君弑父的逆案,为了保护他的好名声,竟然将审理此案的所有官员与知情者全部处死。

  不过有一件事,出乎他意料。就是他最后一个嫡子王安,没几天也死了。据说是被吓死的,阿弥陀佛,此子算得善终吧!

  王莽戕害骨肉,除了亲生三子,还有侄子王光。这孩子是王莽长兄的遗孤,当年为王莽抚养,替王莽挣了不少道德加分。王莽登基后,王光封为侯。
 
  此人大概也有骄纵不法的性格后,他的犯罪行为被人举报。王光吓坏了,他可不想被叔叔借了头来树立他公平的名声,赶紧找母亲求救。可是他母亲(王莽的大嫂)比他更了解王莽,叹气道,你觉得和两位堂兄弟比,谁更重要?王光眼睛都吓直了,娘俩儿自知难逃一死,就一起自杀了。
 
  被王莽所杀的,还有他的嫡长孙,也就是长子王宇的遗腹子王宗。
 
  这孩子生下来,父母已为祖父所屠。他自是对祖父怀着仇恨,长大后颇为狂放,他大概以为叔叔们都死了,将来皇帝就该由他做吧,白日无事,竟穿着天子冠服在家里摇摆——这是有违礼法和孝道的行为,大约王莽也不放心他吧,抓他这个过失,也逼着他自杀了。
 
  总的来说,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最是无情帝王家”。一人登基,万人头落,就像王莽,连亲身骨肉都不放过。大国帝王,至高无上,其实高处不胜寒,看似享尽荣华,实际孤独无边。从历史上看,帝王治国是违背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高度集权体制,皇位终身制必然带来篡权之患,所以要防,防得家人均无情无义、斩尽杀绝,此为悲剧。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