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祠堂有什么作用? 你不知道的古老的中国祠堂

2018-03-14 10:28  史嗑啷
  原标题:祠堂有什么作用? 你不知道的古老的中国祠堂
 
  祠堂,为旧时宗族制度的产物,在大小城镇,凡大家族都设祠堂,以供奉祖先和进行议事,由族长主持。祠堂的建制并无明文规定,规模也有大有小,一般正厅为供奉和议事场所。讲究的祠堂多利用木雕、砖 雕、石雕等作为建筑装饰。
 

 
  祠堂一般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明《鲁班经》卷一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浙江祠堂的院落空间均为三进或四进建筑构成,即大门、仪门、享堂、寝堂,有些祠堂还在后部设置庭园。不少祠堂中都附设有戏台,标志着祠堂作为公共建筑的性质得到加强。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它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所,因此一般在建筑群中是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的建筑;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建筑的后部均设有神龛。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祠堂,又称宗祠,祠室,家庙,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中国悠久历史的象征与标志。放眼中国,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细看常州这片悠久的吴文化圣地,更是不难发觉其深厚的祠堂文化。
 
  祠堂有五大功能:一是尊祖敬宗,纪念祖先的场所,发扬祖先的爱国主义,艰苦创业的精神;二是寻根问祖,接待来访,联络宗亲的场所,加强民族团结,发扬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三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发扬文明道德、和谐友好新风尚;四是陈列书画,阅读书报,增进知识,联络感情,增进宗亲邻里情谊,喝茶聊天休闲,发扬农村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五是民俗文化、民间收藏的陈列馆,收藏陈列旧宗谱、旧碑记、旧石器、旧家具、旧农具,是新旧历史教育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学校、仓库、工厂等。到上世纪末,常州的祠堂已所剩无几。古代的一些祠堂更是由于战乱,抗日,文革等原因,变成残垣断壁,蒿草丛生。
 
  从本世纪初,常州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保护修缮祠堂的紧迫性,于去年9月28日发起并成立了常州祠堂文化研究会,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两次祠堂文化学术研讨会,对家谱修缮的热潮中,重修宗祠也在这股热潮中也应时而生,他们纷纷自筹资金,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始修复祠堂。研究会正在汇编关于常州本土祠堂文化的书籍,修缮祠堂的善举自古有之。
 
   发轫的是武进礼嘉的孙觌后人。孙觌北宋大观三年进士,翰林学士,后来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人称两部尚书。2003年孙觌后人开始重修宗祠,当时思想还不十分解放,顾虑影响,将它改称“纪念堂”,只是因为宗祠已少掉了一部分,略显局促。紧随其后的是横林赵氏宗祠的重修,《赵氏宗谱》的主编赵祖兴是一位热心人,他奔走呼号要重修赵氏宗祠。赵氏宗祠是文化名人赵翼、赵元任的祖祠,赵翼曾在祠内主修赵氏宗谱,明朝的石柱础依然可见。宗祠修成三大三进,保持了明代建筑的风格。祠内还保存明清石碑和墓志铭多块,有古井一口。自此,新一波宗祠重修迅速热遍常武地区:2004年潞城大树下村王氏宗祠动工,樟村陆氏宗祠启动修复,很快横林丁氏宗祠、横林梅里张氏宗祠、中沙礼嘉王氏宗祠、横林余巷冯氏宗祠、芙蓉奚氏宗祠、遥观孙氏宗祠,以及三河口阚氏宗祠、横山桥陈氏宗祠、雪堰殷氏宗祠等也都在原祠的基础上修了小祠堂或纪念馆。常州宗祠的重修都遵循了“修旧如旧”的原则,还原了以历史风貌。这一大批宗祠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江南宗祠特有的娟秀婉约的水乡风格温润着江南人的心灵。
 

 
  同样都是汉族,同样都讲求认祖归宗,为何北方偏偏就很少有祠堂呢?
 
  这与环境有关。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甚至还发生过黄河夺淮的事情,所以黄泛区的范围很广。向南能一直延伸到安徽西北,向东延伸到山东西部,整个河南的中北部,几乎都是黄泛区。
 
  《清史稿·河渠志》记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溃,河倒灌洪泽湖,高堰不能支,决口三十四。漕堤崩溃,共决三百余丈。”大水过后,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往往伴随而来的就是举家逃荒。频繁的水旱灾害,倒逼这一区域的人们不断逃荒。而逃荒又导致各个村子原有宗族结构的瓦解和崩溃。试想,有的人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有些人即使逃荒回来,也有很大可能不会回到原来的村庄。人们来自天南海北,不同的姓氏组成一个个村庄,宗族观念自然非常淡薄。
 
  《义和团运动起源》一书中,曾提及19世纪清朝年间,北方这一现象:这种长期形成的迁徙和流动形式,是农村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村里人时进时出,人员混杂。在北方很多地区,单一姓氏的村庄十分普遍。村里姓氏繁多,新户移居十分普遍,很明显,这削弱了村庄的内聚力,它有助于吸收流动人口。这种人口流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导致的流动。由灾害、战乱导致的被迫流动,不但使得各个村庄的宗族观念淡薄,而且还异常贫困。
 
  不过客观因素造成的宗族观念淡薄,并不表示这一地区人们的宗族观念彻底消失了。改革开放后,南方祠堂如雨后春笋又纷纷建起来了。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生活好了,观念也多元化了,像北方地区为何不重建祠堂呢?
 
  其实,从一些家族续修家谱的事情上,可以看出很多人是热衷修建祠堂的,然而一个村子有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姓氏,每个姓氏都修建各家的祠堂,这不太现实——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祠堂的修建。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