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陈胜吴广起义不久后就失败,为哪般?真的是章邯太强了吗?

2024-01-09 20:27  历史故事迷
  原标题:陈胜吴广起义不久后就失败,为哪般?真的是章邯太强了吗? 

  天下苦秦,楚人始作俑者

  曾几何时,天下大定,秦一统华夏。秦王政严酷无情,使百姓苦不堪言。然“天下苦秦”一说并不尽然,关中百姓安居乐业,惟独楚人最为仇视秦政。楚人落寞多年,心有不甘。适值二世暴政,苦难日甚,遂有人揭竿而起。

  这人叫陈胜,原是大泽乡屯长。或问他何以敢于造次?蓦然回首,兵荒马乱,大难临头,陈胜心知不可再忍,思及先人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终于鼓起勇气冲冠一怒为楚人正名

  一、农民起义,六国复国

  陈胜起兵的那一日,正是秦二世元年七月初三,天色晦暗,风雨欲来。陈胜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这一呼,不仅喊醒了沉睡的百姓,也唤醒了天下苦秦的记忆。消息传开后,楚地农民蜂拥而至,响应者众。

  项梁是楚地豪强,他与侄子项羽一同举旗响应。“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历历在目,他们相信,这一次,楚人终于要翻身了!项梁与项羽均出自楚国名门望族,世代效力楚王。他们的先人曾历经秦国无数次吞并侵略,对秦国怀恨在心。如今得闻陈胜起义,楚人要复国的消息,叔侄二人激动难耐,立时起兵响应。

  陈胜起义后,一呼百应,越来越多的人投奔起义军。陈胜见势力日渐壮大,遂在故楚都陈郡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以督促民心。同时,他分兵四路,大举进攻,一时间,山东六国纷纷复国,秦帝国已土崩瓦解。其时魏、齐、燕等国或为旧仇,或惧秦强大,未敢轻举妄动;唯独楚国人心汹涌,上下一致,誓与秦廷势不两立。似乎一场千秋伟业,就此展开。

  然而,好景不长。陈胜原是庶民,志在推翻秦政,自立为王的举措实则主要为号召民心。面对六国王室后代的复国运动,他虽不甚情愿,却也无计可施。更要命的是,六国新君主对张楚王朝难以臣服。他们本意在于恢复旧业,而非建立新政权。此时各国既已复国,自然难为张楚卖命。有见此情形,章邯命大军东征......

  二、章邯一战,项梁阵亡

  章邯此人,乃强秦猛将,深得秦王信任。闻陈胜起义,秦王勃然大怒,命章邯率兵前往镇压。章邯心狠手辣,曾在秦始皇东巡时警卫有方,深知楚地难以治理。此次东征,他恨楚人不畏强秦,屡次起事,誓要血洗楚地。

  鉴于其威名赫赫,除刘邦与项梁在外,其余诸侯见章邯兵临城下,个个噤若寒蝉,惊弓之鸟,纷纷投降。章邯善战且狡诈,用计令敌军自乱阵脚。秦二世二年十一月间,章邯连破张楚西路军,大挫张楚锐气。十二月,他引兵直取张楚都城,逼得陈胜仓皇出走,不久被部下所杀。张楚覆灭,仅存六个月。其时,六国虽已复国,却皆望风而降,未敢兴兵。可见,项梁与刘邦之外,天下诸侯对秦廷仍心怀畏惧。

  然而岂有爬到头不再走的道理?虽然主帅陈胜已死,章邯却并未因此大意。他意识到,楚地二人——项梁与刘邦,乃是祸乱之源。尤其是项梁,不仅血脉可传承楚国王统,且骁勇善战,威望颇高,实为心腹大患。章邯决意铲除后患,只待选机袭击。

  秦二世二年九月,章邯在定陶设下埋伏,突袭项梁军。章邯精锐甚多,又占据地利。那日接战,项梁奋勇当先,支撑良久。终因寡不敌众,他中箭负伤,壮烈成仁。项梁一死,楚军大乱。刘邦与项羽正在围攻陈留,闻讯赶回,命楚军暂时撤退。至此,反秦战争遭到重创,陷入低谷。

  三、死者为大,楚魂不灭

  项梁殒身,弥足可惜。秦廷采取重兵压境之计,楚地百姓生活艰难。然而,楚魂不灭,楚人自强。章邯得胜之后竟然迟迟不进兵灭楚,此举使楚军赢得喘息之机。楚人念及先人遗训,抱定必死之心,誓要驱逐秦兵。项羽悲愤交加,发誓要为伯父报仇。在项羽和汉王刘邦的率领下,楚军重新集结,一时间凛然杀气腾腾。

  其时,项羽悲痛欲绝,对伯父之死愤恨难平。章邯用计重创楚军一事,更使他恨之入骨。项羽性子直,不善忍耐。幸亏有汉王刘邦劝解,项羽方才稍定心绪。楚军伤亡惨重,项羽与刘邦深知目前难以与章邯正面对抗。两人遂决定暂避锋芒,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举。

  这时,西方关中传来消息,秦二世暴政日甚,虐政无道,已经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起义。项羽心念既起,难以平复。他料想章邯必然要调兵回援,一旦关中称王,秦室即难保。届时,自己便可趁虚而入,雪灭父仇。想到这,项羽热血沸腾,誓必将章邯斩首示众。

  后来,在刘邦、项羽两路夹攻下,秦帝国终于走向覆灭。项羽更是一举击溃章邯的精锐“武关十万”,将章邯斩于车下。而所有这一切的起点,都要从陈胜的起义说起,说到底,还是楚人一步步推动了亡秦的历史进程。

  思及此,我们豁然开朗,原来天下苦秦的说法并不准确。中原百姓安居乐业,苦秦的只有楚人一支;亡秦的,也只可能是楚人。所以,陈胜抱定豁出去的决心,项羽誓不两立的气概,均源自楚人民热血悲怆的心声。

  结语
 
  历史道路崎岖不平,路过风雨更甚。然而正是有仇报仇,有情饮水的陈胜、项羽这样一批楚人,秦政才得以被推翻覆灭。对此,后人记取维护正义,为民请命的历史教训,亦当缅怀列祖列宗的奋斗历程。不正之风,虽历万年;榜样的力量,犹在。所有行迹坚毅者,终获青史赞颂。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