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历史探秘 司马懿真的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2024-04-24 22:36  史书凌轩阁
  原标题:历史探秘 司马懿真的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空城,名为空,其实不空。司马懿作为一个精明的战略家,对此心知肚明。他之所以选择不进攻,并非不想,而是因为他深知,这场攻城的胜算并不大。
 
  有人或许会质疑,空城计是否真实存在?然而,在明代的兵书《百战奇略》中,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历史的真相并非只有弱兵二千镇守空城,而是有一万余精锐驻军。兵书不同于野史,其中所引用的战例都有一定的可信度。
 
  再者,从军事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位主帅身边,都会有精锐的亲军保护。所以,说城中兵力薄弱,显然是不成立的。同时,主帅所在之地,也必然是大军的重要物资集结处。

  我们可以想象,诸葛亮身后那座看似空荡的城池内,实则藏有甲兵一万,军械粮草一应俱全。司马懿若要强行攻城,恐怕最终只会自损兵力,得不偿失。

  《奇略》曰:魏延等率蜀军主力东出,而司马懿督魏军约二十万西进。

  魏蜀两军因为行军路线不同,就像两条平行线,擦肩而过,最后魏军直接冲到了诸葛亮坐镇的阳平城。但话说回来,那所谓的二十万大军,总不可能一股脑儿全涌到阳平城下吧,毕竟军队行进不是逛街,得有个规矩和序列,这个咱们就不多说了。

  人们聊起空城计,总是说城里就只有诸葛亮和一些文绉绉的臣子,连个大将都没有,所以诸葛亮只好硬着头皮玩空城计。哎,这说法可真是受了小说的影响。

  实际上,古代打仗可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两个大将单挑就能决定胜负。真正决定胜败的,还得看军队的训练、装备,还有那一整套的军阵布局。这个才是关键,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这么回事。

  再来说说诸葛亮,他可不仅仅是个文臣哦。别拿明清那些文文弱弱的文人去比汉代的文臣。汉代那时候,文武可是不分家的,县令、郡守以上的官员,哪个不是能上战场打仗的?诸葛亮更是蜀汉的军事统帅,他亲自坐镇城中,你说城里会没有大将吗?他自己就是蜀汉的头号大将嘛!

  可能有人会问,那真打起来,岂不是得诸葛亮亲自带队冲锋?哎呀,这你们就不用担心了,诸葛亮可是个聪明人,他自有妙计。

  谁说打仗就一定得大将亲自提矛上阵呢?曹操在他的《军策令》里都明确说了:“督帅尚不当亲战”,更别提大将了!

  咱们再来看看城里那一万多驻军。按照汉代的军制,每七百到一千人就组成一个营,那城里至少得有十个以上的营级单位。到了战场上,穿甲执兵、冲锋陷阵的,那都是各营的校尉和军侯屯长们的事儿。

  大将的职责嘛,就是稳稳地坐在指挥部里,调度这十几营的兵力。要论指挥能力,三国时期能比得上诸葛亮的,还真没几个。

  诸葛亮的练兵本领,还有他带出来的蜀军营阵的战斗力,历次北伐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都逼得魏军只能坚守阵地,不敢轻易出击。

  就算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去仔细检查了蜀军留下的营地和丢弃的军书文件,也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感叹道:“诸葛亮真是个天下奇才啊!”这事儿史书上都记得一清二楚。

  所以说,那些说诸葛亮因为大将都出去了,就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简直就是不懂实情的瞎说。诸葛亮要是知道了,恐怕都得笑出声来。

  话说回来,诸葛亮为啥要让各个营地都静悄悄的,还让人把四个城门都打开扫地呢?其实啊,这就是因为咱们的主力不在,城里就一万多点兵力,外面可是十万大军啊,这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诸葛亮就用了个妙招,先给敌人看看咱们的虚弱,实际上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敌军,别看我们城门大开,但我们城里有埋伏哦,你要敢打进来,有你好看的!这不就是为了让魏军知道,这城可不好攻,还是早点撤退为妙。毕竟,这全军主帅待的地方,要是真被敌人围攻了,那蜀汉的脸面和士气可都得受打击啊。

  再来说说古代攻城这事儿。哎呀,别以为攻城就是搭个梯子往上爬那么简单。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偷偷摸摸地来。要是你想正面硬攻,那可得准备好各种家伙什儿,什么攻城器械啊、火力掩护啊,都得齐全。不然的话,那就是送死去了。

  而且啊,攻城之前还得在离城好几里的地方挖壕沟、筑营垒。好几万大军呢,总得跟敌城保持点安全距离吧,哪能那么随便呢?所以啊,诸葛亮这一招可真是高明,既展示了他的智慧,又保住了蜀汉的面子和士气。

  古代打仗,哎呦,那可不是提根长矛、拿把大刀上去乱砍一通那么简单的。打仗啊,从古到今,都是体系与体系的较量。你想想看,要四处找木头、找工匠制造那些庞大的攻城器械,这东西又不能随身带着行军,只能现场制造。等一切准备就绪,半个月都过去了,这时间成本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算你全部准备好了,人心也不一定扛得住啊。为什么呢?因为守城的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啊,而那些守兵,都是他亲自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士。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相当于你费尽心思做好了攻城准备,结果发现对手是个“大boss”,这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再说魏军,如果他们屯兵在坚固的城墙下,还得时刻提防着游弋在外的蜀军主力截断粮道,那可是兵家大忌啊。司马懿那么懂兵法的人,怎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呢?

  所以啊,撤军成了双赢的选择。大家都开心,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有人说司马懿有兔死狗烹、养寇自重的嫌疑,那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在东汉三国时期,朝廷连部曲私兵都允许存在,更别说猜忌强臣了。魏明帝对司马懿向来是信任有加的,哪里来的猜忌之说呢?

  说来说去,这打仗啊,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得考虑天时地利人和,还得看对手是谁。遇到诸葛亮这样的对手,就算你有再强大的军队和装备,也得好好掂量掂量。所以啊,撤军并不丢人,毕竟双赢才是最好的结果嘛!

  这空城计啊,就像是一场高手之间的心理战。诸葛亮坐在城里稳如泰山,司马懿在外面疑神疑鬼。一个空城计,不仅考验了双方的智力和胆识,还考验了双方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最后的结果呢?就是一场皆大欢喜的撤军啦!

[责任编辑:沫朵]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