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俞敏洪荣获首届"杰出社会企业家”奖
2019年11月2日,首届“杰出社会企业家”颁奖盛典在第五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现场举行。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荣获“2019杰出社会企业家奖”。
“杰出社会企业家”评委会颁奖词:
他从一间四面透风的教室开始,一路带领企业成为中国第一个在纽交所上市企业,为无数中国学子架起了通向世界的桥梁。
他在企业成立的早期便投身中国贫困山区的教育,迄今为止他所捐赠的希望小学已经达到几十所,各类公益投入已达5亿元。
他连续15年为全国大中学生举行梦想之旅演讲,激发他们为梦想而奋斗。更是连续十二年发起“中国家庭公益论坛”,推动中国社会切实的进步。2017年他携手行业伙伴共同出资1亿元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专门支持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发展。
他就是中国 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获此荣誉的还有腾讯集团董事长马化腾、格力电器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华泰保险集团董事长王梓木、德龙钢铁实业董事长丁立国、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春秋集团董事长王正华、远东控股集团董事长蒋锡培、步长制药集团董事长赵涛、卓尔集团董事长阎志、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共11人。澳大利亚第26任总理陆克文为获奖嘉宾颁奖,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会见了获奖嘉宾。
世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校长,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执行主席姜岚昕介绍,该评选活动由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发起,自评选活动宣布以来,收到全国100多位企业家的参选资料,经过“杰出社会企业家”评选委员会多次评审,最终经评委会全体委员决定11位企业家入选。
评选标准根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工作岗位、持续科技创新、扶助贫困人口、关注员工幸福指数、引领企业内部创业等八项内容综合评定。“杰出社会企业家”评选其目的与意义在于激励中国企业家践行时代使命、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价值,弘扬新时代 社会企业家精神。
对企业家精神的诠释,榜样的力量
作为中国中坚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从1993年创办新东方学校,到2006年带领新东方在美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上市的培训教育企业。26年间,俞敏洪在不断突破自我、应对科技带给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和挑战。俞敏洪对企业家有独特的理解和诠释:
关键词之一:创新精神、颠覆开拓能力
俞敏洪认为,“企业家”应该是entrepreneurship,是有创新精神的、有开拓精神的,能把产品从零做到大的,不断突破自己的一种企业人士。企业家不仅是一群更勤奋的人,还是一群很聪明的人。因为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商机。他们是中国国民群体跟现代科技结合最密切的一批人,因为任何科技的发展,都会被企业家借用,并且运用到商业模式和商业发展中去。企业家是一群了不起的人。
关键词之二:使命感、担当感、责任感
一个人只有有理想、有情怀,才能对自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和期许。这种情怀和期许,不仅单纯的是能赚到多少钱,而是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人,希望自己在人群中间展示出来的时候,是值得别人去学习的榜样。
2. 热心公益事业,促进乡村教育发展,推动中国教育均衡
自1993年成立以来,新东方在捐建希望小学、设立奖助学金、支援灾区等方面投入现金累计近四亿元人民币;此外,新东方用在各类大型公益讲座、为贫困学子提供免费新东方课程、培训农村英语师资及希望小学支教等方面的投入,折合现金亦达到上亿元人民币。新东方期望送出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和温暖,更是精神上支持和希望。
为此,新东方主要在四个方面发展社会慈善、公益事业:
一是推动教育公平。如捐建希望小学,开展“烛光行动——新东方教师社会责任行”乡村教师培训、“一校一梦想——新东方筑梦行动”、“新东方春蕾助学行动”、“我的大朋友——新东方乡村儿童一对一助学计划”等;
二是激发人生动力。如连续十五年举办“梦想之旅——全国大中学生大型励志公益讲座”,激发大学生实现梦想;
三是关注家庭教育。如连续十二年开展新东方家庭教育中国行公益活动,传播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百万中国家庭;
四是参与社会公益。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新东方先后向灾区捐款总额近1500万元,并派出3批志愿者奔赴灾区开展心理救助和协助学校复课工作;2013年,新东方向雅安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用于抗震救灾和学校复课工作。
业务的增长和经营的成功,也使新东方为国家贡献了税收和就业机会,为社会进步培养了人才。在完成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和责任的同时,新东方也一直开创着属于自己的“公益之路”,各类公益投入已达5亿元,用科技等多种手段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均衡发展。
俞敏洪曾说,一个人是不是“企业家”,是否有家国情怀、使命感、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是一个重要判断指标。他也在努力地身体力行。俞敏洪表示,未来他将主要关注教育的四个方面,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做出一些贡献:一是通过家庭教育,提升中国家庭的教育水平;二是推广全人教育,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而努力;三是热烈拥抱科技,让科技为教育变革赋能;四是投身均衡教育,让千百万中国乡村孩子得到优质教育资源。
热2024-04-12
热2024-04-12
热2024-04-11
热2024-04-10
热2024-04-10
热2024-04-10
热2024-04-09
热2024-04-09
热2024-04-09
热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