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陇原崛起“幸福西峰”

2013-12-07 02:14  中国经营报

    王力凝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进一步吹响,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辐射圈的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这个扎根在黄土高原上最重要的城市区域,正在越来越多的受到外界关注。数据显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西峰区借助自身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经济,在2013年上半年,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93.3亿元,占计划6313元的63.3%,同比增长16.7%。

    现实中,西峰区并没有因为小小的成绩而止步,而是以发展公共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特色鲜明的农业示范区带动就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变成城里人,真正意义上实现城镇化建设。

    另一方面,西峰区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联系,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关-天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服务深入农村

    西峰区为了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到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最终实现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各项社保制度,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公平。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响应党的号召,西峰区将民生放在首位,将公共服务下放到农村,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

    西峰区地处庆阳市中心位置,虽然近年来在工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农村人口还是占据大多数。为了早日实现小康生活,从2011年至今,西峰区陆续出台各种政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

    肖金镇芮岭村马家洼组由于地势偏高,雨水留不住,地下水上不来,致使当地居民生活艰难。然而随着西峰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一事一议”项目彻底解决了马家洼的饮水难问题,颇受当地居民褒奖。

    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西峰区并没有放弃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目前,西峰区建设了众多文化广场,以及农耕文化产业园。显胜乡岳岭村的村民张先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但是精神文明却一直缺乏,如今随着西峰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倾斜,建设了大量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其中文化广场覆盖率达到了85%,极大的丰富了农村居民文化生活。

    同时西峰区为了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到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最终实现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该区党委、政府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并且完善各项社保制度,设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农村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灾民救济、教育救助“五位一体”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公平。

    这一执行思路不仅符合当地需要,也与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契合,统筹推进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了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西峰区一位地方官员向记者表示,随着社会化的进程,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设施服务农村将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发展多元化

    西峰区坚持把加快农业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产增收的着力点,还打造了一批具有现代气息的农业观光示范园。

    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体验区、采摘体验区、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区已经成为西峰区现代农村多元化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时尚 宠物 观点 科技 IT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