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白羽:通口河老青莲大桥发生垮塌 断桥莫断幸福路

2013-07-10 12:03  本站原创

 
    近日来,四川地区连续强降雨,9日上午,四川江油市绵江公路(绵阳至江油)通口河老青莲大桥发生垮塌,有多辆汽车和行人掉入河中。目前,已核实有5辆车坠河,3人被救起,6人失踪。

    据笔者了解,老青莲大桥又名盘江大桥,建于1969年,是绵阳至江油公路主要桥梁,全长160余米、宽8米,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双向两车道。大桥承载了40余年的风雨侵袭,经受住了08年洪水考验,却在轰然垮塌在了此次的洪流中。归结原因有两点,一为天灾,二为人祸。

    据当地部门报道,连日来的强降雨天气,使得盘江形成50年一遇特大洪峰,最高流量达到6600立方米/秒,超过“5·12”唐家山堰塞湖最大泄洪量,此次洪水泥沙含量高、冲刷力量大、破坏性特别强,致使大桥垮塌,因此可以归结为天灾。

    诚然,激增的水流固然会对桥梁产生较大的冲击,形成加速桥面断裂的原因,但垮塌事件却是在大桥刚刚加固维修后发生的。上月加固,下月垮塌,让人不得不对大桥维修施工的质量和验收测试的程序产生质疑,进而联想到“豆腐渣工程”、“贪官污吏”等名词。再者,既然大桥有诸多隐患,那么对暴雨洪峰的预警监测、过往车辆的交通管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举措,为何随着大桥的垮塌而显得如此惨白无力呢?因此,也可归结为人祸。

    桥断了可以再修筑,而受灾民众的幸福断送了却拿什么来弥补呢?在当下的抗洪救灾中,当地政府除了积极应对灾情、安抚民众外,还要认真厘清大桥垮塌的原因,找准问题症结之所在,予以整改落实。在思考筑牢“百年建筑”的同时,也是在筑牢政府部门在民众间的公信力,更是筑牢民众的幸福安康之路。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