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中东恐怖分子越狱千奇百怪

2013-10-29 22:24  深圳晚报

  特拉布勒西

  马斯·塞拉马特

  深圳晚报讯 据《环球》杂志报道,近年来,中东、中亚及东南亚等地区成为重特大越狱案件频发地区。这些案件的背后,常常闪现着“基地”组织等恐怖团伙的魅影,他们的越狱手法不仅专业,而且五花八门:

  有的越狱手法让人想起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有的则是“里应外合”,甚至组织“敢死队”提供火力掩护,还有的干脆用钱铺路,大摇大摆地走出监狱大门。

  炎热气候刺激越狱

  观察近年来的越狱案,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每年的7月至9月,是中东越狱案的高发时段,伊拉克和黎巴嫩尤甚。

  中东地区大多属热带沙漠气候,在伊拉克更是有“7月热10天,盛水瓦罐干;8月晒10天,门钉热生烟”的说法,该国的巴士拉甚至因 气温曾达58℃,被称为“世界热极”。据西方学者研究,当气候朝更热或降水量更大的方向变化时,个人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会提升4%,群体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会增加14%。据分析,炎热的天气会让本已糟糕透顶的服刑环境更趋恶劣难耐,从而促使一些胆大包天之徒铤而走险。

  选择7月至9月这个“档期”越狱,还与伊斯兰教的斋月有关。每年8月正值伊斯兰教的斋月,这段时间监狱看守相对懈怠,因此是越(劫)狱案的高发期。

  “挖地道”十分常见

  在恐怖分子采用的越狱手法中,“挖地道”十分常见。这门“手艺”在中东早已普及。比如,在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城,为打破以色列的封锁,当地人挖出了上千条用于偷运物资的秘密地道。而为了在干旱炎热的气候下高效利用水源、发展灌溉农业,中东许多国家都有开凿地下暗渠的悠久历史。除“技术储备”外,土质也为此法大兴提供了客观条件。中东地区多为松软沙质土壤,很容易挖掘。

  2008年和2011年,也门的亚丁两度发生“掘地”越狱案。越狱者不仅巧妙利用了当地土壤肥沃且夹杂淤泥的特点,还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气候凉爽、降水稀少的12月行动,极具“专业水准”。2006年2月3日,也曾有23名“基地”组织嫌犯从也门首都萨那的政治安全部监狱逃脱。他们的方法,居然是把勺子磨尖,绑上扫把当铁锹,把3个罐子砸瘪,按U字形捆在一起当铲子,然后挖了一条上百米长的地道逃走。

  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人的确很内行——除了选择正确的季节和时机,为转移看守注意力,恐怖分子还组织了监狱足球赛,利用“球迷”的疯狂呐喊来掩盖挖土产生的噪音,而运出的渣土,也被他们悄悄地抛弃或藏匿。

  “里应外合”致成功率更高

  相比单纯的挖地道、掏墙洞,恐怖嫌犯若采取“里应外合”的方式越狱,成功率会明显提高。在可查到的13起此类越狱案中,有11起是成功的。

[责任编辑:毛青青]
分享到:
资讯 区域 市州 读报 宠物 观点 科技 养花